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虎拦哈达

虎拦哈达

满语地名。又作呼兰哈达。“呼兰”汉译作“烟筒”;“哈达”汉译作“峰”、“崖”,合为“烟筒山”或“烟筒峰”。位于兴京(原赫图阿拉)西南(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老城之西),清永陵对面。明正统三年(1438)六月,建州女真首领都司李满住率部移居该地。明万历十五年(1587),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虎拦哈达山东南嘉哈河与硕里加河中间,筑城三层,建楼台、宫室,是为佛阿拉城,又称虎拦哈达南岗城。宣布定国政,建立初具规模的奴隶主专政国家政权。先后受明封为建州都督佥事、龙虎将军。三十一年(1603)初,在虎拦哈达山东北麓苏克苏护河、嘉哈河间,筑赫图阿拉城,定为都城。四十四年(1616),称号为汗,建立后金国。此地遂为肇兴之地。

猜你喜欢

  • 速宁

    见“耶律韩留”(1321页)。

  • 里人

    即“俚人”(1680页)。

  • 怀圣寺

    伊斯兰教著名古寺之一。又称光塔寺。俗称狮子寺、龙凤寺。位于广州。与泉州清净寺、杭州真教寺、扬州清真寺并称为中国东南地区四大古寺。相传始建于唐贞观年间,一说建于宋代,元朝至正十年(1350)以及明清两代

  • 印票庄

    经营印票生意的商号。清代蒙古王公札萨克向高利贷者借款,所出借据,盖有王公、旗署的官印,称为“印票”。经营此项生意的商号向借贷者赊销货物或借贷银两时,不由赊货或贷款者本人出借条或借据,而由旗的王公札萨克

  • 巡捕营

    亦称京营,即清代京师绿营。掌治安、司缉捕等。初建时,惟有南北两营。顺治十四年(1657),增设中营。康熙三十年(1691),以八旗步军统领(从一品)统辖巡捕三营,全称是提督九门巡捕营步军统领,俗称九门

  • 且弥国

    见“西且弥国”(701页)。

  • 杨绍先

    ?—535武兴国君主。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西北)氐人。※杨集始之子。梁天监元年(502),以世子遣使赴北魏。次年,父卒,袭位。因年幼,国事皆委二叔杨集起、杨集义。受魏封为南秦州刺史、征虏将军、汉

  • 八旗恩监

    参见“八旗贡监生”(31页)。

  • 俄洛族

    见“果洛克族”(1440页)。

  • 洪尼雅喀

    ?—1634后金将领。满洲镶红旗人。吴扎库氏。初率众归附,授牛录额真。天命三年(1618),从征明,以功擢甲喇额真。天聪二年(1628),随太宗皇太极伐明,攻锦州,先登城,受伤。八年,授世职三等甲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