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莱路军民总管府
元代土司名。据《元史·世祖本纪》载,至元二十七年(1290),改蒙莱甸为蒙莱路。清倪蜕《滇小记缅程》称自腾冲入缅道路。经南甸、罗必思等处,8日而至蒙怜路,又1日至空地,再一日至蒙莱路,由蒙莱5日至太公城。治所在今缅甸北部勐卯西。为傣、掸族居地。
元代土司名。据《元史·世祖本纪》载,至元二十七年(1290),改蒙莱甸为蒙莱路。清倪蜕《滇小记缅程》称自腾冲入缅道路。经南甸、罗必思等处,8日而至蒙怜路,又1日至空地,再一日至蒙莱路,由蒙莱5日至太公城。治所在今缅甸北部勐卯西。为傣、掸族居地。
北元大臣。蒙古族。元末,仕惠宗(顺帝),为御史中丞、左司员外郎、经历等职,后随顺帝北徙。洪武二十一年(1388)北元大汗脱古思帖木儿移营于捕鱼儿海(今贝尔湖)附近,奉命留守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寻
清代撒拉族地区名。与※撒拉内八工相对而言,清乾隆以来,指分布黄河以北的化隆(治今青海尖扎县北)撒拉族地区。详见“十三工”(8页)。
蒙古部名。也作吴喇忒。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哈撒儿)十五世孙布尔海率众游牧于呼伦贝尔,号所部为乌喇特,因地在阿噜喀尔喀,亦称阿噜蒙古。后金天聪七年(1633),归附后金,献驼马。曾随军征明及喀尔喀蒙
十六国时期前秦宗室。字元达。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苻坚从兄子。《晋书》称其“性宏达,神气爽迈”。初受坚封为镇东将军、青州刺史、乐安男,甚有称绩。但喜经籍,不屑时荣,好老、庄之学,谈虚语玄,
即“完颜守绪”(1153页)。
宋代诚、徽州领主。一名杨通蕴。诚州(今湖南靖县)人。侗族。五代时大姓豪族,十峒总首领※杨再思之后裔,世袭其爵。唐时为溪峒州,宋初杨氏居之,号十峒首领,以其族姓散掌州峒,史称“诚州杨氏”。因其才雄过人,
吐蕃大臣。赞普赤德祖赞(704—755年在位)时人。系吐蕃舅臣(即尚论)。赤德祖赞死后,子赤松德赞嗣位,年幼,他掌握吐蕃实权,反对佛教,推崇本教,毁卡查及珍桑神殿,将大昭寺当作屠宰场,亵渎佛教,流放僧
元代山名。又译哈剌浑山、哈老温山、哈剌温只都(敦)山。今大兴安岭。1206年蒙古建国后,为左手万户木华黎辖地。元代为齐王部、济南王部东界。
①(?—519)北魏宗室。字景袭。鲜卑元氏(拓跋氏)。河间公元德子。颇涉文史。宣武帝即位,拜尚书主客郎,改给事黄门侍郎。迁侍中,领右卫将军,掌禁中要密之事。迁吏部尚书,纳货用官,皆有定价,大郡2千匹,
书名。全称《黄金灵骨塔世间饰志》,俗称《布达拉宫志》。系第斯桑结嘉措(1653—1705)于1693年建成五世达赖黄金灵骨塔及扩建布达拉红宫之后所作。拉萨木刻版。此书在记载建造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