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米旁·朗杰嘉措

米旁·朗杰嘉措

1846—1912

清末藏族佛学家。生于康区德格久塞亚曲丁琼(即雅龙曲流域),故又称久·米旁朗杰嘉措。父久·昆布达杰,著名医生,母名格孜(又名森琼),均系官宦贵族出身。12岁在当地宁玛派莫霍尔寺院出家,隐居修禅,学习显密佛典。同治元年(1862),因娘绒发生公布朗杰动乱,随难民逃往青海果洛。次年,随舅父久美桑布赴拉萨朝佛,居甘丹寺月余。后经山南返回康区,先后在邓柯、佐钦及色须等地寺院从师学法,虽出自宁玛派,但对格鲁、萨迦及噶举诸派学说亦广学博闻,勘比异同,穷究其理。尤以深入阐明宁玛派义理而闻名,从学者颇众。著作有32部,有《米旁全集》传世(版藏更庆寺)。内容广泛,涉及佛典及大小五明之学,言简意赅。其中《国王修身论》(即《王道论·护国庄严》)多富义理。其著作刻本大多存德格印经院、八邦寺及竹青寺。

猜你喜欢

  • 务相

    见“廪君”(2563页)。

  • 斡匝儿汗

    阿力麻里地区哈剌鲁(葛逻禄)部首领。又作布匝儿汗、俄柴儿王。虎牙思人。以偷盗、抢劫起家,获当地部分人支持,不断以武力强占村落,进攻首镇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西北),征服该地区,并攻占普剌(不剌城)。屡败

  • 英武诚明可汗

    见“阿热”(1196页)。

  • 阿兰巴

    藏语音译。西藏贵族家族之一。庄园在藏绒上部地区,为18世纪后藏三个军官世家之一。家族成员中身致通显者有:达阳台吉班丹旺结,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准噶尔占领西藏期间,曾助受难之颇罗鼐。雍正六年(17

  • 顶骨会议

    即“头人会议”,也称“最高会议”。旧时四川甘孜藏区德格地区土司直属行政机构名。一般逢土司逝世,讨论其发丧和继承问题,或商定大头人的任免等重大事件才召开。除四大“涅巴”(管家)参加外,势力较大的大头人以

  • 要木忽尔

    见“玉木忽儿”(476页)。

  • 特门崖书

    契丹、回鹘、蒙古文崖壁墨书题记。书于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乌兰茂都乡特门牧场西侧峡谷北山根下石崖上。1975年4月文物普查时发现。山谷东北至西南走向,特门小河自西南向东北流入洮儿河,此地为金时界壕。墨迹

  • 会同

    辽太宗嗣圣皇帝耶律德光年号。938—947年,凡10年。

  • 稍瓦部

    ※契丹部族名。“稍瓦”,契丹语,意“鹰坊”。初,取部分皇族宫帐奴隶置稍瓦※石烈(县,一说乡),居辽水东,专事罗捕飞禽,以供皇族享用。后户口蕃息,辽圣宗时(982—1031)释免奴隶,置部,为圣宗34部

  • 河东北路

    金代行政区划建置。天会六年(1128),析宋河东路为南北二路,北部治所在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置兵马都总管。辖太原府;领节镇州3:汾、代、岚;刺史州9:忻、平定、石、葭、隩、宁化、岢岚、保德、管。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