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突厥语词典

突厥语词典

书名。亦称《突厥语大词典》。中国第一部用阿拉伯文注释的突厥语辞书。马合木·喀什噶里编著。成书于宋熙宁五年(1072)至七年(1074)。共8卷。收词近7500条。作者全名马合木(或译马赫默德)·本·侯赛音·穆罕默德。出生于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据传为※喀喇汗王朝可汗穆罕默德(1037—1058年在位)之孙,父侯赛音在1057—1058年宫廷政变中被杀,本人幸免,流离巴格达时,作此书以献哈里发阿布·哈希姆·阿布都拉。本书各卷均由上下分卷组成,卷内再分门,门下按词根分类,类内又以词型和词音特征排列。较全面地介绍了11世纪时突厥语族的历史、地理、语言、文学、文化、政治、军事、天文、历法等方面的知识。不仅是一部优秀的语言学著作,也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关于中亚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保存有大量关于当时突厥语各部族社会生活、科学技术和历史、文化的第一手资料。书中还保存着许多早期的突厥语诗歌、民谣、神话及历史传说,是珍贵的文学遗产和民族学、历史学资料。受到近代各国学者的普遍重视。仅存的1266年传抄本藏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图书馆。已被译为土耳其、乌兹别克、维吾尔和日、法、英等语言的全译本或节译本。1981年中国出版了维吾尔文译本。作者晚年返回喀什噶尔,死后葬于故乡阿克札村附近的土陵之上,其陵墓至今尚在,受人礼拜。

猜你喜欢

  • 福明泰

    见“宝音格尔勒”(1523页)。

  • 布依文

    我国布依族使用的拼音文字。布依族历史上没有文字,通用汉文。1956年设计了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布依文方案》(草案),1981年,依据布依语特点对原方案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文字方案全部采用拉丁字母。现在正

  • 马牌

    参见“乌拉牌票”(341页)。

  • 武都参狼羌暴动

    东汉建武十二年(公元36),汉军击败金城、陇西羌后,武都参狼羌复起兵进攻郡城。次年,汉命陇西太守马援将兵4000余镇压。至氐道县(甘肃礼县西北),时羌在山上,援夺其水草,围困之。羌无粮水,遂率数十万户

  • 二牛三夫耕作法

    农业耕作方法。俗称“二牛抬扛”。始于西汉,南诏时期已传入云南。唐人樊绰曾记述了这一生产方式,“每耕田用三尺犁,格长丈余,两牛相去七、八尺,一佃人前牵牛,一佃人持按犁辕,一佃人秉耒”。《南诏画卷》中有形

  • 椒山县

    渤海王国置。为南京南海府椒州辖县之一(一说为州附郭县),县治故址有说在今朝鲜孟山东山城里。辽灭渤海后废,其民与椒州所属大多被辽迁至今辽宁海城县附近,并为一县,称岩渊县,辽置耀州(治所在今辽宁营口县北岳

  • 和廷述

    清代爱国将领。纳西族。云南丽江人。咸同年间,曾随杨玉科镇压杜文秀起义军,赏“铿僧额巴鲁图”名号,补授东川营参将,简放总兵。光绪十一年(1885)率部随广东陆路提督杨玉科出兵南关,奋力争先抗击法国侵略军

  • 蒙格西送火

    羌族神话故事之一。流传于今四川汶川县雁门乡。神话叙述太古之世,人神未分。羌人女首领阿勿巴吉与天上火神蒙格西相爱成亲,生子名燃比娃。后由于天上恶神喝都作祟,施以魔法,使天昏地暗,大地出现第一次冬天,白雪

  • 延平

    后燕慕容麟年号。397年,凡1年。

  • 巴达姆部落抗英斗争

    珞巴族爱国抗英事迹之一。英国吞并阿萨姆地区后,随即向我国珞瑜地区扩张。清光绪二十年(1894)一月,英军从萨地亚出发,进入达布木克村,巴达姆人凭借有利地形,使用弓箭,消灭英军,接着又伪装成英军运输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