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
西汉时西南夷鉤町王。夜郎国鉤町(在今云南广南县境)人。成帝河平年间(公元前28—前25),与夜郎王※兴及漏卧侯※俞互争雄长,屡举兵相攻。汉成帝遣使调解,不听。牂柯太守陈立召兴杀之,以其头示众。禹与俞震恐,以粟千斛、牛羊等慰劳吏士,出降。
西汉时西南夷鉤町王。夜郎国鉤町(在今云南广南县境)人。成帝河平年间(公元前28—前25),与夜郎王※兴及漏卧侯※俞互争雄长,屡举兵相攻。汉成帝遣使调解,不听。牂柯太守陈立召兴杀之,以其头示众。禹与俞震恐,以粟千斛、牛羊等慰劳吏士,出降。
书名。清乾隆年间檀萃撰。原本系《农部琐录》(《禄劝州志》,又称《续禄劝州志》,乾隆四十三年刻)卷11。师范《滇系·典故系》删节后收录。唐时,东爨乌蛮洪农录券部为南诏三十七蛮部之一。大理时称罗婺(又作罗
参见“叭”(542页)。
①古族名。羌人的一支。以该地有白兰山(今青海黄河源西北布尔汗布达山)故名。南北朝时分布在今青海南部柴达木河流域以及四川西部地区。东北邻吐谷浑。以游牧为生,“随逐水草,庐帐为屋,以肉酪为粮”。与党项羌关
963—1004夏州党项羌拓跋部首领。本姓拓跋氏,曾改名赵保吉。宋银州防御使李光俨子,母罔氏。生于银州无定河侧之山寨(在今陕西米脂县境,今称李继迁寨)。幼善骑射,智勇双全。宋开宝七年(974)授管内都
见“果洛克族”(1440页)。
清代科举考试中旗卷、民卷中式者合一金榜题名。康熙八年(1669)起,八旗子弟复行参与科举,与天下举人、贡生(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副贡生)、生员、监生一体考试汉文。满洲、蒙古编为“满”字号,汉军编为
西域古地名。见《元史·西北地附录》,属察合台后王笃来帖木儿管辖。10世纪时是阿姆河左岸仅次于乌尔坚奇的大城。故址在今乌兹别克共和国达尔甘一阿塔,位于乌尔坚奇东南。
契丹王朝中央官署。又称“契丹南枢密院”。《辽史·百官志》称:契丹官制特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侍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蒙古乞颜部首领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的战役之一。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铁木真被蒙古乞颜各部推举为汗,势力渐盛,为诸部所不容。札答阑部首领札木合忌之,双方联盟关系破裂,以其弟绐察儿抢掠铁木
见“屋质定变”(17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