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调察记
书名。周希武撰。是书为作者1914年随民国政府勘界大员周务学在玉树的考察记。全书原分上、下两卷,附宁海纪行一卷。1919年商务印书馆刊行。因印数有限,1986年青海人民出版社根据吴均校释重新印制发行。为研究玉树藏族分支、历史、地理、宗教、风俗提供了重要资料。
书名。周希武撰。是书为作者1914年随民国政府勘界大员周务学在玉树的考察记。全书原分上、下两卷,附宁海纪行一卷。1919年商务印书馆刊行。因印数有限,1986年青海人民出版社根据吴均校释重新印制发行。为研究玉树藏族分支、历史、地理、宗教、风俗提供了重要资料。
?—1747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札萨克辅国公※车凌巴勒长子。康熙五十六年(1717),随额驸巴林郡王乌尔衮由阿尔泰征准噶尔於赫色勒巴斯诺尔。雍正六年(
见“图墨德达尔罕岱青”(1439页)。
以藏文翻译和撰写的佛教典籍。初称※《甘珠尔》和※《丹珠尔》。吐蕃时期只有译经的目录集,如《秦浦目录》、《旁搪目录》及《登迦目录》,前两者已失,今仅存后者。最早版本为西藏纳塘寺古本。始于元仁宗(1311
见“拓跋沙漠汗”(1362页)。
1507—1544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黑帽系八世活佛。藏族。生于西藏东部康区的当曲。被司徒仁波切迎至噶玛寺,与贡钦司甫哇相会。5岁被迎到康地类乌齐贵族洛隆巴府邸。明正德八年(1513),从杰曹珠古受近圆
?—339东晋时鲜卑段部首领。又作段护辽。出于东部鲜卑,世居辽西。※段就六眷之孙(一作弟)。晋太宁三年(325),段末波死后,弟段牙立。以段牙欲徙都为罪,辽率族人攻杀牙,自立。咸和六年(331),受晋
西夏职官名称之汉译名。宋代史籍记载的西夏遣宋使臣官名。一译作鼎里、鼎利。如史载宋元祐元年(1086)四月,西夏派遣使臣鼎理旺裕勒宁等赴宋朝贺皇帝登宝位。后世称“蕃官名号”,其西夏职官品位不详。
土族传统节日。流行于青海互助县龙王山一带。每年夏历三月至六月,由巫师推算决定会期。源自明洪武年间“龙王显灵”庇佑土族牧民的传说。节日早晨人们先至广福寺点灯焚香,顶礼膜拜,请出龙神轿杆、护法神箭,然后组
见“哥舒”(1835页)。
木制人偶。赫哲语音译。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旧时赫哲人成年人死后,一般举行“撂档子”(送魂)仪式。届时,用木刻制一人偶给其穿衣戴帽代表死者,进行祭祀和送魂。详见“撂档子”(24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