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渤海回民支队

渤海回民支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回民抗日武装。全称“渤海军区回民支队”。于1940年8月1日在宁津县魏家庄正式成立。由冀鲁边区回民救国总会主任王连芳(回族)蒹任政委,原津南支队六大队大队长刘震寰任支队长,张文林为指导员。由渤海军区第六军分区代管。任务为:深入回民聚居区、宣传中共《抗日十大纲领》,发动回族群众参军参战;帮助地方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扩大和巩固抗日根据地;加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展敌后工作;发展壮大回民大队武装,加强战斗力,消灭日本侵略者。支队与日、伪军周旋于沧县旧城(今黄跸县)、盐山、庆云一带。1941年11月在徐杨桥、大徐市一带整编,升为“冀鲁边区回民支队”,以王连芳为支队长兼政委,刘震寰为副支队长(后任支队长)。下设8个大队。1942年初,增设参谋部、政治部。由原津南支队参谋长何仕兴任参谋长,李子华任政治部主任。1944年改称为“渤海军区回民支队”。人数发展到1200余人。以游击战术、粉碎日、伪封锁、围剿,并伺机歼敌。历次战斗皆取得辉煌战果。1945年10月支队整编为第18集团军18师21旅63团,奉命挺进东北,投入解放战争。

猜你喜欢

  • 梅安

    见“西阳蛮”(696页)。

  • 纳陈

    蒙古国将领。又译剌真。孛思忽儿弘吉剌氏。※赤驹驸马之子。尚成吉思汗孙女鲁国公主薛只干。宪宗七年(1257),袭为万户长。八年,随汗攻宋,入四川。九年,攻钓鱼山,不克。继从汗弟忽必烈下大清口。后率军破山

  • 哈海戏

    参见“壮戏”(887页)。

  • 大月氏

    西域古国名。西汉文帝(前180—前157年在位)初年西迁之月氏所建。时月氏迫于匈奴冒顿单于的攻击,自敦煌、祁连间迁至塞种地区(今新疆伊犁河流域一带)。文帝后三年(前161)前后,复遭匈奴老上单于与乌孙

  • 瑚图灵阿

    ①(?—1779)清朝将领。蒙古族。喀喇沁部人。乌梁罕(兀良哈)氏。元臣济拉玛(又作者勒篾)后裔,多罗贝勒僧衮扎布长子。尚郡君,封多罗额驸。乾隆二年(1737),赐双眼孔雀翎,命御前行走。七年(174

  • 寒真

    见“萧翰”(1992页)。

  • 呼勒山卫

    见“忽里山卫”(1489页)、“忽鲁山卫”(1490页)。

  • 东突厥汗国

    古汗国名。※阿史那土门建立突厥汗国后,因政治上没能建立定型的可汗继承制,汗王争位内讧,助长了小汗或强大部落首领的割据倾向。驻牧西方的室点密一系早呈独立倾向,东部突厥诸首领亦各自拥众自重,“各统强兵,俱

  • 拉加寺

    藏传佛教寺院。在青海玛沁县。初名“扎西功德林”(吉祥广安寺),后改名“甘丹扎西迥尼”(具善吉祥源地),又称“嘉祥寺”。青海黄河沿岸最著名之格鲁派寺院。为色拉寺属寺。乾隆三十四年(1769),由在色拉寺

  • 叶如

    唐吐蕃军政建制。 “如”,藏语义为“翼”。七世纪赞普松赞干布仿唐府兵制创立,为军政单位,掌管辖区内军政事务。辖地在今卫地香曲一带。为吐蕃“五如”之一。分上下叶如,辖10个千户所,人口70万。设“如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