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洪涛山余氏宗谱

洪涛山余氏宗谱

党项后裔家谱。元代党项人余阙后人修于安徽省桐城洪涛山。最后一次重修为1916年。木刻本,共18卷,现存卷首,卷1—10,卷12—17,共17卷。卷首家规前冠以“河西郡”三字,以示祖籍。卷1至卷4收录了从明代至民国初年6次修谱的全部叙录,其中有明嘉靖年间解元张世熙、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张英以及嘉庆年间前翰林院庶吉士姚鼐等人的序。卷5—6是按五世一图、十世再图的系统世纪图,卷11—18是按顺序记叙每人生平的渊源图系。保留了从元代至现代600多年安徽省安庆、桐城一带党项族余氏后裔的传承关系。和合肥余氏宗谱互为补充,是研究党项族后期历史和民族消亡的重要资料。

猜你喜欢

  • 泰宁卫

    明初在东北所设※兀良哈三卫之一。自称罔留(往流)。其首领为成吉思汗弟铁木哥斡赤斤后裔。初牧于潢水(今西拉木伦河、西辽河)以北,洮儿河流域。洪武二十一年(1388),故元辽王阿扎失里等率部降明。二十二年

  • 主鹘

    参见“中国犹太人”(297页)。

  • 拉达克王统记

    书名。原为藏文手抄本。未署撰者姓名。收在德国弗朗克1914—1926年所著两卷集英文版《印、藏古代文物》中的第2卷。前半部记载吐蕃王朝崩溃后,部分吐蕃王族逃往阿里、拉达克情况,但以阿里地区为主,着重记

  • 色珠伦卫

    见“札木哈卫”(434页)、“写猪洛卫”(425页)。

  • 添元

    明代瓦剌领主也先年号。1453—1454年,凡2年。

  • 五原战役

    抗日战争时期的战役之一。即1940年3月傅作义部队与河套人民收复失地打击日寇的一次战役。1937年日军侵占绥远、包头等地,五原诸地沦于敌手。1940年,傅作义整训补充部队,发动群众,决定收复五原(位于

  • 预龙族

    西域古族名。分布于沙州(今甘肃敦煌)以西,于阗(今新疆和田)以东。从事游牧。语言属突厥语族。宋明隶属于高昌。

  • 谙都剌

    1277—1346元朝官员。蒙古克烈部人。字瑞芝。冀宁路达鲁花赤阿思兰之孙。因祖父名阿思兰,遂以兰为氏。通经史,兼习诸国语言。成宗(1294—1307年在位)朝,为翰林院札尔里赤,书写制诰,深受赏识。

  • 班禅九世被挟印度

    英帝诱九世班禅赴印度,欲使后藏“独立”之事件。光绪三十一年(1905,英国殖民主义者乘十三世达赖嘛土登嘉措离藏未归,遣卧克纳(鄂康纳)入藏,藉迎英国太子乔治为名,以兵挟制诱九世班禅却吉尼玛赴印度。清廷

  • 贵竹长官司

    土司名。明洪武五年(1372)置,治所在今贵州贵阳市。万历十四年(1586),与龙里卫、平伐长官司合并为新贵县。境内有汉、布依、苗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