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水西土官制度

水西土官制度

贵州彝文史书。主要记载水西(今贵州大方、黔西一带)官制。水西土司划其辖地为12则溪,设官治事。最高官职称兹目(汉称土司),大部落称慕濯、玛濯、玛衣、衣胥。把事总称阿牧。文职谘议者称更苴、慕魁、濯魁;执行者称诺唯、玛葩。武职分玛写、玛初、黑乍。九纵的级别序列自上而下为更苴、穆魁、濯魁、补木、气迈、备所、祃写、祃葩、黑乍。九扯,司理事务,分9室居之,总务称阿牧址;掌礼仪者称补突、濯苴;看卫大门者称拜苏、拜项;管祭祀牲口者称扯黑;管器物者称项慕;警卫人员称圆底;管战事者称苏文;管宣诵者称慕施;理祠祀者谓之诚慕。此书是研究水西土司官制和社会经济制度的重要资料。作者不详。反映的社会状况,约在明代。

猜你喜欢

  • 锦台什

    ?—1619明代海西女真叶赫部首领。又作金台石、金台失。女真族。纳喇氏。叶赫部长※杨吉努子。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随兄那林布禄等参加九部联军攻建州努尔哈赤,兵败。二十五年(1597),以女许努尔

  • 西夜

    西域古国名。又作漂沙。王号“子合王”。王治呼犍谷(今新疆叶城县南阿克河河谷地带)。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350,口4000,兵1000。居民从事游牧,“随畜逐水草往来”。地生白草,剧

  • 打拉

    僜语音译。解放前西藏察隅地区僜人使用的一种铁砍刀。是最重要的生产工具和防身武器。多由相邻地区传入,部分自行加工。刀长约50厘米,宽约8厘米。用长方形木板刻出凹槽,每隔约2厘米绕数道细铁(铜)丝,即为刀

  • 胜纳哈儿

    元朝宗王。又译胜纳合儿、胜剌哈。蒙古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弟合赤温曾孙,忽剌忽儿子(一说为忽剌出子)。南宋景定元年(1260)从东道诸王拥戴忽必烈称汗,同年,因功受厚赐,得银5千两,文绮帛各300疋。后

  • 舍尔巴

    见“夏尔巴人”(1850页)。

  • 谢强

    唐代黔州南谢首领。黔州(今贵州境)人。汉代牂柯郡大姓谢氏之后裔,西晋时,雄长一方,世为酋长。因居牂柯之南,故名南谢(今贵阳、惠水一带)。贞观三年(629),与诸谢氏入朝,唐改其地为庄州,授其为庄州刺史

  • 贤明宝物公主

    见“宝物公主”(1523页)。

  • 达尔扎策凌

    ?—1750清代西藏地方贵族。藏族。郡王※珠尔默特那木扎勒之子。乾隆十五年(1750),驻守阿里官员朱尔默特策布登卒后,由其父奏准令其驻防阿里克地方,管辖该地官兵。因无官职,不足以弹压,经驻藏大臣奏准

  • 帕提沙布伯克

    见“帕察沙布伯克”(1400页)。

  • 必力公瓦万户府

    明代乌思藏地方官署,亦为地方政权名。“必力公瓦”又译作“止贡哇”。地在今西藏墨竹工卡县的直孔,兼有农牧两区,又当交通孔道,是止贡噶举教派势力的聚集地,元为13万户之一(《元史》称“密儿军万户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