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格萨木

格萨木

门巴族民间木制餐具。门巴语音译,意为“有盖的木碗”。器物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为盖,其状略似半圆球形,盖顶居中留一短圆柱形平顶,内腔母口,呈弧壁;下部为碗身,子口,腹较深,弧壁,矮圆柱形足,平底。其取料、制作工序均与※格育雅古相同。器物分大小两种。小者多用于盛辣椒、酱,也用来喝酒、酥油茶。大者供外出劳作或交换时携带饭菜,在家也用其盛饭菜。具有不裂、不变形、坚固耐用,携带食物方便、卫生等特点。流行于西藏门隅地区和部分藏族地区。

猜你喜欢

  • 阿勒答

    蒙古族测量长度的单位。蒙古语音译。始见于《蒙古秘史》,旁译作度,总译作度亦作步。即成人向左右分别伸直两手,从左手中指尖端至右手中指尖端的长度,约五至六尺(因人而异),与汉族的“度”相同。早在成吉思汗以

  • 彭师宝

    宋代上溪州土官。土家族。下溪州(治今湖南永顺西北)刺史※彭仕羲子。景祐(1034—1038) 中,知忠顺州。庆历四年(1044),以罪绝其贡奉及岁赐。皇祐二年(1050),知上溪州。因妻被父夺,怀怨,

  • 勿邓部落

    古部落名。乌蛮七部之一。(近人考证,认为不属乌蛮七部)。唐时主要分布在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越西、甘路一带。地广人众,所属部落以服装颜色,或称“乌蛮”,或称“白蛮”。乌、白二蛮有邛部6姓、初裹5姓

  • 彭蠡泽

    古泽薮名。《尚书·禹贡》杨州:“彭蠡既猪”,孔颖达疏:“导漾水南入于江,东汇为彭蠡”,即指今长江中游、鄂东、皖西一带的湖泽。为古代三苗部落所居。西汉中叶以后,彭蠡逐渐南移,并扩展成今江西省鄱阳湖。

  • 吐万仁

    见“尔朱兆”(579页)。

  • 尚右

    蒙古族习俗之一。以右为尊贵。如元代朝会时,君主位置居右,皇后居左,其下座位亦如此,宗亲坐右方,贵妇坐左方。即使在平民幕帐中,亦是男子坐右方,妇女坐左方。成吉思汗分封宗亲,诸子封地在蒙古本土之右,诸弟封

  • 宁道务碑

    唐代钦州乌武僚(壮族先民)首领宁道务的陶制墓碑。道务为岭南道钦州(治今广西钦州东北钦江西北)人,※宁长真之孙,武周至唐玄宗时人,受封为钦州刺史。此碑刻于开元二十年(732),楷书汉字,33行,每行40

  • 大如者部

    即“大如者室韦”(97页)。

  • 哈尔敏卫

    见“哈儿蛮卫”(1638页)。

  • 海兰察

    ?—1793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多拉尔氏。世居黑龙江。乾隆二十年(1755),以索伦马甲从征准噶尔部达瓦齐叛乱,擒辉特台吉巴雅尔,因功擢二等侍卫,寻迁头等,授骑都尉加一云骑尉。二十五年(1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