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月赤察儿

月赤察儿

1249—1311

元朝大臣。又译月赤彻儿、月失察儿、月赤察而。蒙古许兀慎氏。成吉思汗“四杰”之一※博尔忽曾孙,失烈门子。16岁入怯薛(护卫军),任博尔赤,司御膳。至元十七年(1280),任怯薛长之一。次年,任宣徽使。二十八年(一作二十七年),首发尚书省右丞相桑哥恃权擅政,肆杀异己,以刑赏为货之罪,诛之,以功赏金银田宅。次年,率属众疏凿通州至大都(今北京)之通惠河。三十年,兼知枢密院事。成宗即位,加太保。大德四年(1300),进太师。次年,副晋王甘麻剌督师漠北,大败叛王海都、笃哇,迫海都走死。继辅汗侄海山镇守漠北。十年,随海山逾金山(今阿尔泰山),降叛王灭里铁木儿,进取海都子察八儿所部,得两部人口10万余。武宗海山即位初,任和林等处行中书省右丞相,封淇阳王。至大元年(1308),再破察八儿军,迫其归降,漠北始宁。三年,以功赐清州民17900余户。次年,入朝,卒于大都,谥忠武。有《太师淇阳忠武王碑》以志其功。

猜你喜欢

  • 亭独尸逐侯鞮单于

    ?—98东汉时南匈奴单于。挛鞮氏(又作虚连题氏)。名师子。※䤈僮尸逐侯鞮单于子。原任左谷蠡王。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率万骑出朔方鸡鹿塞,配合汉将窦宪、耿秉,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今蒙

  • 民族同化

    一个民族或其一部分丧失本民族特征而变成另一个民族的现象。它是从民族产生以来,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的历史现象。民族同化可分为自然同化与强迫同化两种。自然同化是进步现象,而强迫同化则是一种民族歧视、

  • 囊差

    见“内差”(306页)。

  • 押行宫辎重夷离毕司

    见“夷离毕”(760页)。

  • 钦差镇守辽东太监

    明代官名。永乐年间(1403—1424)始置。明朝派遣镇守辽东地方之内臣。与镇守辽东地方总兵官及赞襄军务的都御史或提督,同为镇守辽东重臣。职司主要为监军,亦监察其他民政诸事及安抚各族。衙门为镇守太监府

  • 教练使

    官名。西夏置,军职,李元昊建国初于12监军司内设之,党项与汉人均可出任。

  • 贺兰山之战

    西夏初期与辽的两次重要战役。(1)夏景宗元昊因招诱辽境内党项人,与辽发生矛盾。天授礼法延祚七年(1044),辽兴宗将兵10万,弟天齐王耶律重元将骑兵7000,韩国王萧惠将兵6万,分三路大军渡河攻夏。元

  • 鄂博

    亦作敖包、脑包,蒙古语音译,意为“堆子”。始见于清代,又称“封包”。遍布内蒙古、青海、西藏、新疆等地。多以石块或沙土堆积而成,也有以柳条围筑,中填沙土。一般呈圆包状或圆顶方形基座,内埋有铜佛像或金属利

  • 马草田

    明清时壮族、布依族土司统治区域的田地名称之一。流行于桂西及黔西南罗甸、望谟、安龙、贞丰等地。由土官授与其子境内土民耕作。耕者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不得转让、典卖。耕作期间,收获归耕者所有,不需缴纳公

  • 曷术部

    契丹部族名。“曷术”,契丹语,意“铁”。初,取部分皇族宫帐奴隶置曷术※石烈(县,一说乡),居柳湿河、三黜古斯、手山(今辽宁辽阳西南),专事铁冶。后户口蕃息,辽圣宗时(982—1031)释免奴隶,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