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徒单太后

徒单太后

1109—1161

金皇太后。女真族。徒单氏。海陵王嫡母。辽王※宗颜宗干正妻,蒲带之女。无子,养宗干妾李氏长子郑王完颜充,因充嗜酒,尤爱妾大氏长子完颜亮(海陵王)。后因不满海陵弑熙宗自立,生隙。天德二年(1150)正月,与大氏俱尊为皇太后,居东宫,号永寿宫。后因无意中怠慢大氏,为海陵所怨,嫌隙益深。四年(1152),海陵迁中都(今北京),独留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市白城)。贞元三年(1155),被迎至中都,入居寿康宫。后因谏止伐宋,海陵不悦。至汴京(今开封),居宁德宫。海陵遣侍婢高福娘侍太后,并侦伺其动静。正隆六年(1161),枢密使仆散师恭(忽土)将兵镇压契丹人撒八起义,辞谒太后,太后对海陵屡迁都,举兵伐宋及用兵契丹人表示不满,为福娘告发。海陵恐师恭将兵在外,太后或有异图,遂派点检大怀忠等于宁德宫杀之。世宗大定(1161—1189)间,谥哀皇后。

猜你喜欢

  • 糺里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皆设有瓦里。糺里为辽兴宗※延庆宫下之一瓦里。天祚帝下一瓦里、辽道宗※太和宫一瓦里、一※抹里(

  • 天马

    西域良马之誉。意即神马、宝马。汉武帝时得乌孙良马,名曰“天马”。太初年间又得大宛“汗血马”,益壮,乃更名乌孙马为“西极马”,而称大宛汗血马为天马。历史上,天马曾一度成为汉征大宛的诱因。

  • 朱德海

    1911—1972朝鲜族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名吴基涉,曾用吴永一、金道训、吴东元等别名。原籍朝鲜会宁郡八乙面,祖父于1905迁居俄国东双城子道别河村,1920年随家转徙至今吉林省延吉县智新乡胜利村。

  • 金牌信符

    见“金铜信符”(1478页)。

  • 敕勒九姓

    见“九姓铁勒”(36页)。

  • 亲军

    清代亲近皇帝的卫军、禁兵。嘉庆《清会典事例》卷871载:“亲军,系龙骧宿卫”。龙骧,当指天子之下矫健之兵,如龙之腾骧;宿卫,指其职责,宿卫殿廷。其制,于上三旗(镶黄、正黄、正白)满洲、蒙古内,每佐领选

  • 得里底

    见“萧奉先”(1995页)。

  • 龙吉

    彝语音译。意为孤独的奴隶。旧时四川凉山雷波一带彝族对一种单身奴隶的称呼。系由从外地抢劫而来的汉族或其他民族成员构成。住在主子家中,一年到头无休止地为主子劳动,如田间生产,放牧牛羊,家内杂役等,毫无人身

  • 纳麻

    傣语音译。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最高封建政权中的管马官,监督马的饲养,调配使用。在代表等级地位的※“田官等级”中属“小二十田级”,领有薪俸谷子120挑(每挑约合50斤)。

  • 北魏献皇帝

    见“拓跋邻”(13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