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岭南录异

岭南录异

即“岭表录异”(1395页)。

猜你喜欢

  • 昂巴达拉

    村名。亦作阿马达拉、安巴达拉、阿马土拉。满语和蒙语音译。意为“驻藏大臣和达赖(代表曾到此地)”,故名。位于西藏门隅地区南端,北纬26°9′、东经92°1′。清咸丰二年(1852,藏历水牛年),西藏地方

  • 本仲

    藏语译音。西藏贵族家族之一。全称本仲雪巴。其庄园在仁蚌和白朗地区。此家族成员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出现于后藏贵族行列。时本仲阿旺德钦因准噶尔侵藏,与颇罗鼐成患难之交,活跃于拉萨政界。另一成员本日索

  • 恩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最高等级封号之一,授兽纽金印。延祐六年(1319),成吉思汗弟合撒儿后裔八不沙子月鲁帖木儿始受封。

  • 小春

    见“戴辣”(2574页)。

  • 柯尔克孜文

    我国柯尔克孜族使用的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柯尔克孜语分南北两个方言,其文学语言是在北部方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柯尔克孜族历史上曾使用过突厥文,信奉伊斯兰教后,开始采用阿拉伯字母——新疆突厥语族民

  • 指物婚

    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旧婚俗之一。主要流行于阿拉善等地。倘女子未婚而生育,后又不再出嫁,须通过拜火(灶)形式,指烧火棍、蒙古刀、火镰、或鼻烟壶之类物品(必须是现存男子的物品)为丈夫,并束起媳妇发式。自是,

  • 婆娑府路

    金、元地方政区名。婆娑,一作婆速,清文献作博索,皆音近唐地名“泊汋”,疑因近泊汋城而得名。治所在今辽宁丹东市东北20华里之九连城村古城(一作蒲石河口附近)。金初置统军司于此,天德二年(1150)改置总

  • 脱欢帖木儿

    ?—1437明哈密忠义王。又译脱懽帖木儿。蒙古贵族。忠顺王※卜答失里从叔,忠义王兔力帖木儿弟(一说子)。宣德三年(1428),明廷以卜答失里年少,未能胜事,复封其为忠义王,同理政事,绥抚部属。后二王各

  • 乌兰察布盟

    内蒙古诸盟之一。因清代四子部落、茂名安、乌喇特、喀尔喀右翼四部六旗,在四子部落境内乌兰察布山下会盟,故名。在内蒙古中部,南据阴山,北临大漠,向为通外蒙古必经之路。南部农业发达,北部畜牧区亦为我国著名牧

  • 常舒

    建州女真首领。清初时人。女真族。郭络罗氏。世居沾河,为寨主。努尔哈赤起兵初期,与弟杨书率先归附。初隶镶黄旗满洲。后改隶镶白旗满洲。积功晋固山额真。对清初编佐建旗,大业佐成,贡献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