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官阶封号表

官阶封号表

西夏文卷子式职官封号图表。木刻本,现存4个残卷。其中5921号卷面20×51厘米,从中间分成两列,自太皇、皇帝、皇太子以下分为七品:上品、次品、中品,下品、末品、六品、七品,与职官七品不同。每品左右横格中列有一对或数对对书的封号。4170a号卷面20×67厘米,也从中间分成两列,在太后位、帝女位、诸王位、师位、中书位、枢密位、权位、谏师位、 卜算位、祝位下左右横格内有对书或顺书的封号。是研究西夏官制的重要材料。1909年出土于黑水城遗址(今属内蒙古额济纳旗),现藏俄罗斯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

西夏官阶封号表(5921号)

大皇帝
皇帝
皇太子
文武法竞孝种能恭敬东
南姓官上天柱 俱 足
上品大国王
文武孝种能恭敬东南姓
官上世倚 集 礼
次品聪惠
文武孝种恭敬东南姓官
上界杖 能 式
中品智聪
文孝恭敬东南姓官上国
柱 正净
下品能救
威 明取威
闻 正特扬
缘集皆丰
福财
拜德度苗
观智察功
孝养悲 臣
安式依遣
艺兴功平
教意艺广
复 全寻荣
文孝恭敬东南姓官民地
忍 忠 室
末品茂崖 武孝恭敬
东南姓官民地忍
义平论谋
识睦功有
益盛友要
谋便善定
蔽集涨满

猜你喜欢

  • 吐豆发

    中国古代北方一些游牧民族的官员。亦作吐豆登、吐头发、吐屯发、吐屯等。初见于柔然,由王族郁久闾氏担任,领有部众,官职世袭,参与军政大事,亦奉命出使他国。后为突厥所继承,地位在※俟利发之下。《太平广记》云

  • 法一旦尼哈番

    官名。满语音译。“法一旦”,亦作“法一丹”,意为“仪仗”或“行列”;“哈番”意为“官员”。清代亲郡王等府中所设的“典仪”官。宗室之制,皇子皇孙分封、出府,凡入八分公以上者,皆于其新府分别敷设典仪等官,

  • 南诏东帝

    唐天宝十一年(752),南诏王阁罗凤北臣吐蕃。君长赞普册阁罗凤为“赞普钟”(赞普之弟),号曰东帝,给金印。见“阁罗凤”(1727页)。

  • 和鄂尔勒克

    ?—1643明末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首领。客列亦特氏。元代翁罕(王罕)后裔,卓立甘鄂尔勒克子。初游牧于额什尔努拉(原苏联乌尔扎尔一带)等地。屡率众迎击沙俄扩张主义势力。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拒绝

  • 虎尔喀部

    见“虎尔哈部”(1385页)。

  • 白云常合山

    位于内蒙古中部,小佘太川之南,明安川之北。色尔腾山支脉。东西长约90公里,南北宽10—20公里,东西走向,海拔1300—1800米,主峰海拔2001米。山石多为片麻岩、大理岩、石灰岩、砾岩、页岩等,阳

  • 毗·囊热拉赞

    吐蕃大臣。《五部遗教·大臣遗教》作毗·纳木热赞或尚热拉赞。吐蕃赞普赤松德赞(755—797年在位)时人。系当时“九大舅臣(尚论)”之一。“九大舅臣”凭藉身居要职,搜刮民财,中饱私囊,争夸财势,或以功勋

  • 乾隆帝

    即“弘历”(643页)。

  • 海邻

    见“耶律迭里特”(1325页)。

  • 郎君行记

    金代契丹小字、汉字合璧碑刻。全称“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记”。王圭、黄应期撰。刻于金太宗天会十二年(1134)十一月四日。碑文刻在陕西省乾县乾陵乡武则天陵前著名的无字碑上。刻文在碑的正中部分,四周环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