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塔山左卫

塔山左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塔山前卫。正统十一年(1446)十月,塔山卫都指挥佥事弗剌出奏其所辖地广人众。为便于管理增设此卫,以弗刺出掌之。次年,颁给“塔山左卫之印”,其北面款“礼部造,正统十二年”。因部族迁徙,其辖境初在依兰以西蚂蚁河一带。后迁于松花江左右之扶余、前郭尔罗斯、农安等地。明后期南移近开原,成为女真哈达部。

猜你喜欢

  • 碑传集

    书名。清人物碑传资料汇编。初名《百家征献录》、《五百家银管集》。清钱仪吉(1783—1850),浙江嘉兴人)辑。164卷。该书汇集清天命迄嘉庆年间(间有卒于道光年间的)满汉历史人物碑传。道光(1821

  • 叶喜海顺

    ?—1944近代蒙古王公。内蒙古图什业图旗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袭札萨克和硕亲王。1914年与清皇族肃亲王之女金孟显珍结婚。后得到袁世凯的赏识。1920年认张作霖为义父。1932年9月,任伪满

  • 女儿会

    土家族婚姻习俗。每逢一年一度女儿盛会时,青年男女身着盛装,聚集赶场,寻觅意中人。因女子参加者众,故名。盛行于湖北恩施、鹤峰、宣恩三县相邻地区。集会日期各地不同,有农历五月初三,七月十二或八月十五之别。

  • 革失帖木儿

    明代哈密※哈剌灰首领。初为平章,与千户拜迭力迷失、舍人迭力迷失虎力等共管哈剌灰。成化年间(1465—1487),哈密为土鲁番攻占后,率众居苦峪城(今甘肃敦煌东北,安西东南)。弘治七年(1494),被明

  • 锡伯西迁

    指清代乾隆中期锡伯族徙居新疆之事。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军统一西北地区后,清朝政府为安定当地局势,于伊犁设“总统伊犁等处将军”,为派驻天山南北行政长官;设参赞大臣、办事大臣、领队大臣分驻全疆各地

  • 土州同知

    官名。州同知为知州的佐贰,明代亦在云南、贵州、广西等少数民族地区部分土州置此官,以当地首领为之,秩从六品。颁给敕书、铜印,赐以冠带。为中央朝廷守疆土,抚土民,修职贡,交租赋,听征调。其考核、承袭、升降

  • 南木合

    见“那木罕”(929页)。

  • 西夏中兴行省

    元地方建置。因西夏于此地建国而得名。中统二年(1261)立行省于中兴府(今宁夏银川),或称中兴行省、西夏行省。至元三年(1266)改置宣慰司,直隶中书省。八年,再立行省。十年,复罢。十八年,再立行省。

  • 刘崇望

    838—899唐末宰相。字希徒。先世匈奴刘氏(独孤氏)。其先代郡人,后徙河南洛阳。左贤王※去卑后裔。唐蔡州刺史刘符之子。懿宗咸通十五年(874),登进士科。初为转运巡官,后随崔安潜镇许昌、成都。入为长

  • 北魏文成皇帝

    见“拓跋濬”(13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