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图理琛

图理琛

1667—1740

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阿颜觉罗氏。字瑶圃。康熙二十五年(1686),由监生考授内阁中书。三十六年(1697),转中书科掌印中书,迁内阁侍读。四十一年(1702),监督芜湖税关。四十二年,充礼部牛羊群总管。后坐事夺职。五十一年(1712),复内阁侍读。与侍读殷札礼、理藩院郎中纳颜探望、抚慰明末徙牧于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下游的土尔扈特部人,由喀尔喀境越西伯利亚至其地,受到隆重接待。拒绝沙俄引诱,坚持土尔扈特隶属中国,为该部回归祖国做出重大贡献。此行往返3载余,经行万余里。及归,成《异域录》2卷,述其道里、山川、民风、物产以及应对礼仪。其书首冠舆图,次为行记。晋兵部员外郎,负责办理军务和对俄交涉。后升兵部职方司郎中,两次受命出使沙俄。雍正元年(1723),擢广东布政使,后署陕西巡抚。五年(1727),调吏部右侍郎。任内,同吏部尚书蔡毕那、理藩院尚书特古忒在北京与沙俄使臣谈判中俄中段边界问题,后又从喀尔喀郡王策凌等参加中俄中段边界谈判,代表清政府在《中俄布连斯奇界约》上签字,签订《中俄恰克图界约》。六年,往筑札克拜达里克城。乾隆帝即位,授内阁学士,迁吏部侍郎。后因与俄使私立木牌、擅纳俄商入界,逮问论斩,宽宥。二年(1737),以老病辞官。

猜你喜欢

  • 兀者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窝集右卫。永乐二年(1404)十月,兀者首领那海,义不扎尼等来朝,明廷在其所属之地置此卫,以那海为指挥同知。其地在今呼兰河支流通肯河流域。

  • 人头钱

    旧时壮族社会习俗。亦称偿命钱。流行于两广地区。为远古血亲复仇的遗风。旧时,壮族各村寨、宗族或家族间,常发生械斗仇杀事件。被杀者家族或村寨,有替死者报仇之义务。虽经数代,必报方休。被杀者之子孙,如因年幼

  • 刘志直

    西夏大臣。夏仁宗时(1140—1193)官翰林学士、武功大夫。乾祐元年(1170)正月,奉使贺金国正旦。工于书法,且善制笔,取西北地区所产之黄羊尾毫为笔,国中多效之,遂以为法。

  • 庄头地

    清代在内蒙古归化城土默特旗设置的一种官庄。始设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时清廷对准噶尔部用兵,为供应军队粮饷,特在归化城土默特旗以“跑马圈地”方式占有大片土地,招徕汉民耕种,共设有官庄13个,故又称

  • 陈大策

    ?—1577明朝将领。全椒(今安徽全椒县)人。回族。明初将领陈友五世孙。颖敏夙成,博涉经史。正德(1506—1521)中,官北京后军都督府。时武宗留心诸宗教,常以伊斯兰教理问之。遂呈进《古兰经》并荐各

  • 也罕的斤

    元朝将领。哈剌鲁人。密立火者子。世居讹迹邗(今乌兹根)。世祖中统二年(1261)袭千户长。随军征宋,取五花、石城、白马。至元七年(1270),拒守成都,败宋将昝万寿,以功授蒙古哈剌鲁河西汉军万户,驻戍

  • 章肃皇帝

    见“耶律李胡”(1312页)。

  • 栏子马

    又作栏子军,或远探栏子马。契丹兵制,凡举兵,选剽悍之士为栏子军(马)。视出军多寡,少则数十,多则上万。主要任务为侦候敌人动静。居先锋军前20余里,全副衣甲,每行10里或5里稍驻,下马侧听有无人马之声,

  • 都老制

    壮族传统社会组织。“都老”亦称“布老”、“布求”。壮语音译,意为“寨老”、“乡老”。在多数地区是自然形成的,无定额,每个村寨少者1人,多者3—5人。广西上思县三科村等地,都老由村民民主选举产生。平时与

  • 泰宁县

    见“泰宁路”(18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