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俄国·蒙古·中国

俄国·蒙古·中国

书名。(英)约翰·弗·巴德利著。1919年伦敦出版。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置有献词、卷首画的构思和含义、序言、导论,部分俄国档案原件、参考书目、索引、蒙古和喀尔木克王公世系表。导论分3部分:概述、历史部分、地理部分。下卷主要是根据俄国档案编撰的俄国和中国的早期关系史。上自1602年,下迄1676年。档案大部分取自俄国外务衙门《喀尔木克事务档》和《蒙古事务档》。内容多载述俄国“使节”在喀尔喀和卫拉特蒙古的活动及见闻。行文以俄国使臣出使先后为序。其中穿插着大量附注。卷后是结束语和16则颇长的补注。全书自成一格,前后照应,结构严整。是一部研究喀尔喀蒙古、卫拉特蒙古、以及沙皇俄国侵略蒙古地区史的重要著作。已由吴持哲、吴有刚汉译,198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猜你喜欢

  • 柯尔克孜文

    我国柯尔克孜族使用的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柯尔克孜语分南北两个方言,其文学语言是在北部方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柯尔克孜族历史上曾使用过突厥文,信奉伊斯兰教后,开始采用阿拉伯字母——新疆突厥语族民

  • 格桑南杰

    ?—1792清代西藏喇嘛噶伦。藏族。乾隆四十四年(1779),继格桑丹增南杰任喇嘛噶伦,负责大昭寺修复工程。次年,参加六世班禅贝丹益希致祭灵塔仪式。故后仅称其为喇嘛噶伦,不称名。五十六年(1791),

  • 恰喀尔

    见“恰克拉”(1725页)。

  • 麻木提

    ?—1944民国时期新疆官员。新疆吐鲁番人。维吾尔族。1932年参加吐鲁番维吾尔族农民暴动,自称师长。被盛世才驱往南疆后加入和加尼牙孜部。1933年参与建立所谓“东土耳其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的分裂活动。

  • 白纳长官司

    土司名。明置。元为茶山百纳等处长官司,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东北。隶顺元等路军民安抚司。明洪武五年(1372),并入中曹蛮夷长官司,隶贵州宣慰使司及四川行省。永乐四年(1406)置白纳长官司,治仍旧。境内

  • 蟒甲

    即“艋舺”(2457页)。

  • 茹茹

    见“柔然”(1779页)。

  • 学务局

    清代西藏地方机构名。清末停科举,兴新学,光绪三十三年(1907),于西藏设立学务局,置总办2名,藏官总办由噶伦罗桑称勒充任,汉官总办由驻藏委员齐东源充任。下设管理员、监学员、收支员,管理书籍司事、书识

  • 满珠习礼

    ?-1672清朝蒙古王公。巴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七世孙,多罗郡王※色布腾从弟。初附属喀尔喀,天聪二年(1628),随叔父色特尔归服后金。七年(1633),向后金贡驼马。八年,随后金军

  • 北依

    西夏官位。西夏语音“辣尼追”,枢密六大之一,位在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