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丽江路军民总管府

丽江路军民总管府

元明纳西族土司。元宪宗四年(1254),忽必烈征大理至丽江,设茶罕章管民官。至元八年(1271),改茶罕章宣慰使司。十三年(1276),改为丽江路军民总管府。因金沙江流经境内,金沙江古名丽水,故名。二十二年(1285),改丽江路宣抚司,治所在巨津(巨甸)州南半空和寨。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为丽江土知府,治所在大研厢(今大研镇)。明中叶后,丽江土司势力不断向北发展,远达西藏的盐井、芒康及四川的巴塘、里塘一带。清顺治十七年(1660),仍设丽江军民府。雍政正元年(1723),实行改土归流,隶云南布政使司。民国二年(1913)废府改县,分设丽江、永北(包括宁蒗)、华坪等县,三十年(1941)设云南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后丽江县属第十三行政督察区,永胜、华坪、宁蒗属第十行政督察区。

猜你喜欢

  • 温纳河剌

    见“斡纳阿剌”(2427页)。

  • 盛京边墙

    见“柳条边”(1576页)。

  • 额尔济纳

    一作也克吉儿。元代党项(唐兀)人。右丞相乞台普济之子。年22从元武宗于北庭,以勇武著称。武宗即位,授资德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唐兀卫亲军都指挥使,又进知枢密院事。至大元年(1308)兼仁虞院使,拜御史大

  • 吉美坚赞

    1773—1850清代甘肃拉卜楞寺第26六任堪布。藏族。出生于泽云地方阿秀达参部所属赛曲玛部落。4岁由嘉木样二世受居士戒,并命名。7岁被迎至拉卜楞寺坐床。12岁进卡加寺经院。16岁入拉卜楞寺大法堂,聆

  • 桑耶寺志

    书名。一般认为此书即《拔协》一书之别称。旧译《桑耶大王柱记》,因该书自桑耶寺殿内太柱下发掘出而得名。参见“拔协”(1362页)。

  • 巴拉沙衮城

    见“裴罗将军城”(2448页)。

  • 粟籍氏

    匈奴姓氏。原为氏族名,后成为姓氏。汉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入居西河(今内蒙古东胜县东南)后,栗籍骨都侯驻屯代郡(治今山西阳高县西北),领部众为汉戍边,御北匈奴。

  • 廉惇

    元朝大臣。字公迈。畏兀儿人。魏国公※布鲁海牙孙,恒阳王※廉希宪第五子。由太中大夫、西蜀四川道肃政廉访使,任至江西等处行省参知政事。曾师事南昌士人熊朋来,从学诸经礼义。至治二年(1322),迁陕西行省左

  • 萧胡覩

    ?—1063辽臣。字乙辛。为辽太祖淳钦皇后弟※萧阿古只六世孙,丰国王※萧孝友子。史载其口吃,眼斜,卷发,伯父孝穆见之曰:“是儿状貌,族中未尝有。”及壮,魁梧桀傲,好扬人恶。 (《辽史》卷114)兴宗重

  • 人差

    见“贡差”(9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