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津罗尔布
清代四川革什咱土司。藏族。任职后,曾于乾隆四年(1739),三次受大金川土司色勒奔(沙罗奔)袭击。九年(1744),支援其甥汪扎与大金川互相争杀。经四川提督郑文焕派员剖断,始罢兵归回。十四年(1749)病故,子扎什诺尔因有军功,破格准先袭土司职,再取其印甘结。
清代四川革什咱土司。藏族。任职后,曾于乾隆四年(1739),三次受大金川土司色勒奔(沙罗奔)袭击。九年(1744),支援其甥汪扎与大金川互相争杀。经四川提督郑文焕派员剖断,始罢兵归回。十四年(1749)病故,子扎什诺尔因有军功,破格准先袭土司职,再取其印甘结。
壮语音译,意为“山里的首领”。壮族民间史诗与传说故事。长短不一,一般为11章。流传于广西红水河流域的巴马、东兰、凤山、天峨、南丹、河池、都安、马山和右江流域的百色、田阳、田东、平果等地。描述远古时代的
春秋时白狄的一支,亦作鼓氏。春秋初居今陕北,渐入晋西,居秦、晋之间。白狄东迁时,进至今河北晋县西,建都昔阳亭(在今晋县西北)。周景王十五年(前530),晋正卿中行穆子(荀吴)灭肥,肥民来投鼓氏。十八年
近代沙俄侵略蒙古地区的战争之一。俄军和外蒙古军队于1912年8月占领科布多(今蒙古国吉尔格朗图)后,又谋图阿尔泰地区。察罕通古位于科布多南2500公里,是科布多通往阿尔泰的要冲之地。1913年6月17
藏传佛教寺院。藏语称“夏卜浪圆满法洲”。在青海同仁县夏卜浪村。系黄南地区最古老寺院之一。元至正元年(1341),由曲结顿珠仁钦建,后由其侄释迦桑布主持寺务。后毁于兵乱。约民国初年,由叶什姜寺之加央扎巴
书名。罗福苌著于1914年,东山学社印。是我国近代最早、较全面研究西夏文字的著作。分书体、说字、文法、遗文四部分,其中关于字形偏旁的分析,对后世影响颇大。
辽代属上京道。今克鲁伦河。源于今蒙古国肯特山脉,向东流入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呼伦湖。史载辽(契丹)国界,“北至胪朐河。”(《辽史》卷37),今人研究,此载不确,应在以北外兴安岭一带。
宕昌羌国王族。※梁弥忽之子。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受父遣,使魏,奉表求内附,魏赐爵甘松侯。
伊斯兰教宗教管理制度。相传始于南宋或元明。实为唐宋时期管理教务的“筛海”(教长)和管理民事的“嘎锥”(宗教法官)之二掌教制发展而来。在宗教内部是一种政、教合一的制度。三掌教即:讲解经文和领拜的伊玛目(
地名。位于吉林省北部,即今阿城县。以水得名,即《金史》按出虎水(一译阿禄祖,俗名阿什河)。清雍正二年(1724),设协领,驻防于金上京会宁府故城。城周2里,南北2门。七年,改建新城。城周3里。乾隆九年
即“消奴部”(19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