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中山桓公

中山桓公

战国时中山国国君。或作��祖、桓子。白狄鲜虞人,姬姓。继中山武公为国君,传位时间不详。周威烈王二十年(前406),中山国被魏将乐羊攻破,魏文侯封太子击为中山君,命乐羊镇守,使李悝(李克)治理之,此为魏属中山国,鲜虞氏君臣受魏国统治。因魏和中山之间被赵国阻隔,牵制了魏国的行动,桓公遂率鲜虞部众,并在一些赤狄遗民的支持下,约于周安王二十一年(前381)恢复鲜虞中山国,迁都于灵寿(在今河北平山县东北)。周安王二十五年至二十六年(前377—前376),先后与赵战于房子(在今河北高邑县西南)及中人(在今河北唐县西南)。周烈王七年(前369),修筑长城防备赵国。进一步接受中原文化,使中山国强盛,列于诸侯。死后被追封为桓王。

猜你喜欢

  • 哈斯木汗国名鉴

    见“哈斯木汗法典”(1644页)。

  • 海瑞

    1515—1587明代著名大臣。字汝贤,一字国开,别号刚峰。广东海南琼山(今海南省海口市)人。回族。福建松溪知县海宽之孙、海瀚之子。幼丧父,家境衰败,母谢氏教诲读书,督责甚严。嘉靖二十八年(1549)

  • 元光重宝

    见“交钞”(875页)。

  • 阿嘉呼图克图六世

    见“策巴札布”(2236页)。

  • 木束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 ①亦作穆逊河卫。永乐七年(1409)三月,与葛林等10卫同时设立,辖今黑龙江省汤旺河支流穆逊河流域。②亦作密拉河卫。永乐八年(1410)设。清代密拉河在吉林境内,与小图们江

  • 谙达侍卫

    参见“安达”(902页)。

  • 纳穆扎尔

    ?—1758清朝大臣。蒙古正白旗人。图伯特氏。都统拉锡子。初授蓝翎侍卫。乾隆十年(1745),授正白旗副都统、镶蓝旗满洲副都统。乾隆十五年(1750)、任工部侍郎,历任内务府大臣、户部侍郎。西藏珠尔默

  • 貊

    北方和东北古族名。一作秽貉、秽貊、貊,单称(一作秽、、)或貊(一作貉、貊),也与其他族连称貉狄、胡貉、蛮貉、夷貉。有说与

  • 中尚监

    元朝官署名。掌大斡耳朵位下怯怜口等事宜。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初置尚闭监。二十三年(1286,一作二十四年),改中尚监。武宗至大元年(1308),升为中尚院,秩从二品。四年,复为监,秩正三品。设

  • 削姆朗

    独龙语音译,意为“用刀子耕作或砍的土地”。解放前云南贡山独龙族主要耕地,即火山地。一般是在冬、春选择地段,砍伐地上的树木、杂草,干后聚而焚之。播种前不翻土,玉米、豆类用木棍点播;荞、稗等进行漫撒。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