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都县
西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封菑川懿王子刘胡为益都侯。治今山东寿光市北。属北海郡。宣帝五凤中并入益县。三国魏于今寿光市南复置。属齐国。西晋因之,北齐时移县治于东阳城,为青州、齐郡治,即今青州市。隋为北海郡治。唐宋为青州治。金元为益都府、路治,明清为青州府治。1986年改为青州市。
西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封菑川懿王子刘胡为益都侯。治今山东寿光市北。属北海郡。宣帝五凤中并入益县。三国魏于今寿光市南复置。属齐国。西晋因之,北齐时移县治于东阳城,为青州、齐郡治,即今青州市。隋为北海郡治。唐宋为青州治。金元为益都府、路治,明清为青州府治。1986年改为青州市。
见“总理”。
官署名。明清六科之一。明洪武六年(1373)置,设给事中二人。二十四年设都给事中一人,左、右给事中各一人,给事中十人。南京亦置,设给事中一人。永乐中,六科自为一署。兵科掌监视武臣贴黄诰敕及兵部引选之请
约779—约846唐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东南)人。元和进士。曾任武功主簿,故诗家称姚武功,名其诗为武功体。历荆、杭二州刺史,刑部郎中,谏议大夫,终秘书少监,故亦称姚少监。诗与贾岛齐名,并称“姚贾”。多
?—前628春秋时郑国国君。公元前672—前628年在位。名捷,一作踕。郑厉公之子。郑文公十九年(前654),齐、鲁、宋、陈、卫、曹联军攻郑。楚围许救郑,诸侯救许,楚还军。次年,齐攻郑,郑听命于齐。二
指由政府划定的牧放牲畜之场地。《魏书·食货志》:“高祖即位之后,复以河阳为牧场。”清代作为拨给八旗官兵、宗室王公及有关衙门之牧马场地。亦作“牧厂”。官地之一种。顺治初入关八旗官兵战马不下四十万匹,乃圈
?—1832清湖南江华锦田长塘砦人。瑶族。道光十一年(1831),利用宗教组织群众。次年,在江华两河口起义,联络广西富川、广东连南瑶民,扩大队伍,大败清军于蓝山祠堂圩。桂阳、常宁、宁远等地瑶、汉人民纷
见“靺鞨”。
官署名。明永乐五年(1407),置北京苑马寺六监二十四苑,大牧苑属金台监。苑设圉长一人,从九品。下分各群,设群长,掌牧养马匹,以备军需。十八年并入太仆寺。
战国时齐人。辩士。《史记·鲁仲连列传》张守节正义载其曾论议稷下,诋毁三皇五帝。倡“离坚白、合同异”,一日之内,折服千人。
清代封赠孔子后裔称加荣。孔子后裔,本支嫡长封衍圣公。其承袭事宜由山东巡抚具题,吏部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