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里社厅
清光绪十年(1884)析水连沙厅置,以驻地在埔里社得名。又称埔里厅。治今台湾南投县东北埔里镇。二十一年日本侵占台湾后废。
清光绪十年(1884)析水连沙厅置,以驻地在埔里社得名。又称埔里厅。治今台湾南投县东北埔里镇。二十一年日本侵占台湾后废。
战国时楚国青铜工艺品。1956年发现于安徽寿县城东丘家花园李家坟。铜牛作卧状,身长10厘米,重三斤四两。工艺制作结合嵌与错两种技术,周身与前后蹄用白色金属镶嵌成宽条或舒展卷曲的图案,以脊梁为中线而相互
官名。简称副尉。清代八旗步军营之属官,顺治五年(1648)设。雍正四年(1726)增设步军参尉。乾隆十九年(1754)改步军副尉为协尉,步军参尉为副尉。额设满洲十人,蒙古八人,汉军八人,共二十六人。正
?—89东汉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字孟达。建武末,举孝廉,除郎中。明帝永平六年(63),召拜谒者,三迁魏郡太守。章帝时,历任左中郎将、长乐卫尉、奉车都尉、大鸿胪,备受恩宠。建议追录高祖、宣帝功
见“屈”。
蒙古语,意为津汁,汉译祇应。元驿站对乘驿官员、使臣供应饮食,称首思。宿顿者正使每日支米一升,面一斤,肉一斤,酒一升,油盐杂钞十文(后改三十文),从人只支米、面;过路者减半。首思或由站户负担,免其和雇和
即“孙子兵法”。
南宋宰相文天祥就义处。一说在今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西口,一说在今北京市宣武门迤南及广安门内外一带。据元王恽《玉堂嘉话》所载,“文天祥被戮于燕南城柴市。”则似应以后说为准。但具体地点仍有两种说法:一主即
即“克烈”。
指汉高祖刘邦。据《史记·高祖本纪》,高祖微时,酒醉,夜经泽中。遇大蛇当道,遂以剑斩之。后一老妪哭诉:“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秦汉时盛行五德终始说,以汉居火德,赤帝子斩蛇的神话
东汉初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人,字仲子。哀帝、平帝间任侍中。新莽时任共工(少府)。赤眉农民军入长安后,佯死不从。及刘秀称帝,征拜太中大夫。建武二年(26),任大司空,封栒邑侯,徙封宣平侯。荐举桓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