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都元帅府

都元帅府

官署名。辽朝北面军官置,以大将总帅府军马事。设兵马都元帅、副元帅、同知元帅等。金朝战时临时设置,掌统军,事讫即罢。太宗天会二年(1124)时宋用兵时置,掌金、宋边境军事。次年,更西南、西北两都统府为元帅府。设都元帅,左、右副元帅,元帅左、右监军,左、右都监,下署经历、都事、知事、检法等官。章宗泰和八年(1208),并入枢密院。元初诸将多沿金制以都元帅系衔,于军前置都元帅府,无定制。在边地以宣慰司兼都元帅府,掌军旅之事,从二品。又曾专设北庭、曲先塔林、蒙古军、征东等都元帅府,以都元帅、副都元帅领之。


官署名。辽代设此官署,掌管兵马事务;其长官为兵马都元帅、副元帅、同知元帅府事;都元帅由大将担任。金为侵宋置都元帅府,设都元帅、左右副元帅等官;都元帅多由亲王担任,掌管征讨之事,兵罢则省;泰和八年复改称枢密院。元代在边境地区设都元帅府,其长官为都元帅、副元帅;为军事控制区的地区长官。见《辽史·百官一·都元帅府》、《金史·百官一·都元帅府》、《元史·百官八》。参看“元帅”条。

猜你喜欢

  • 负弩

    汉朝亭长的旧名。《后汉书·百官五·亭长》:“亭有亭长,以禁盗贼。本注曰:亭长,主求捕盗贼。”注:“《风俗通》曰:亭吏旧名负弩,改为长,或谓亭父。”

  • 兵马都监

    官名。宋朝诸路分都监及诸府、州、军、监,以至县、镇、城、寨、关、堡都监,或称兵马都监,掌屯戍、边防、训练政令。辽朝置为诸部署属官,属北面边防官。

  • 察长吏八条

    晋代监察官吏的八种规定。泰始四年(公元268年)武帝颁布《察长吏八条》,其具体内容据《晋书·武帝纪》记载,分为“能否十条”和“长吏八察,”能否十条为:“田畴辟,生业修,礼教设,禁令行,则长吏之能也;人

  • 求贤科

    清代文选清吏司的内部机构。掌管双月官员注册,进士、举人截取,拣选举人以及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诸贡生任官或就教职,考取御史、誉录,考补中书,并管八旗各省道府以下各官注册、验看、分发、引见等事。设

  • 乐部

    官署名。北周始置。西魏、北周春官府原设司乐,周武帝保定四年(564)改为乐部。掌演乐事,以乐部中大夫主其事。后代多废不置,其演乐事分属太常寺、太乐署等机构。清朝置,乃特设之机构。掌管大祭祀、大朝会的演

  • 处守

    留守代理政务。《孟子·告子下》:“孟子居邹,季任为任处守,以币交,受之而不报。”焦循注:“任,薛之同姓小国也。季任,任君季弟也。任君朝会于邻国,季任为之居守其国也。”

  • 会稽都籍

    官署名。南宋孝宗乾道四年 (1168)置,属户部度支,掌总知户部五司财赋收入、支出之数。

  • 平河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 (508)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六班,大通三年(529) 定制后拟“忠勇将军”等号,班阶略升。

  • 江南司郎中

    即“江南清吏司郎中”。

  • 斡罗思卫

    即“宣忠斡罗思扈卫亲军都指挥使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