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都亭长

都亭长

官名,汉置,为县属小吏,设在乡间的亭,称乡亭或野亭,设在城内或城厢的亭,称都亭,掌治理民事、主捕盗贼,兼管停留旅客等。参看“亭长”条。


县分职吏名。都亭之设始于汉,《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相如“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不遂,而来过我。’于是相如往,舍都亭。”索隐:“案:临邛郭下之亭也。”又《后汉书·皇后纪》记王斌“还,迁执金吾,封都亭侯,食邑五百户。”注: “凡言都亭者,并城内亭也。”可见都亭为汉代城廓附近为官吏及往返使者备宿之亭舍。《晋书·职官志》记县有都亭长,主管都亭之事,为沿汉都亭之制而设。

猜你喜欢

  • 诸冶令

    官名。北魏置。《侯海墓志》: “(海)起家为威烈将军、诸冶令。”(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图三○一之二)官名。汉代在产铁诸郡均置铁官。三国吴在江南诸郡县有铁者或置冶令或置冶丞。西晋以卫尉统管诸冶令

  • 户部北京司

    官署名。即“户部北京清吏司”。

  • 京师兼理司法行政长官

    秦汉兼理司法的京师行政长官,在秦为内史与咸阳令,西汉为京兆尹与长安令,东汉为河南尹与洛阳令。此后历代例由京尹、京县令兼理京师司法审判工作。宋代规定京师开封府与大理寺同为中央审判机构,故宋代开封府的长官

  • 协理大臣

    官名。清末责任内阁之副长官。又称“内阁协理大臣”。宣统三年(1911)四月设责任内阁,始置。一或二人,特简。为国务大臣副领袖。掌佐总理大臣辅弼皇帝,总理政务。总理大臣因事未能到阁,得代为办理。九月,省

  • 任官科

    官署名,清末陆军部军衡司所属四科之一。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陆军官佐升补官阶、注册给凭,以及陆军各校毕业学生除授官阶等事。置科长、科员、录事。

  • 票客

    官名,汉置,即典客,掌诸归降的各少数民族。《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淮阴侯韩信,初以卒从项梁,梁死属项羽,为郎中,至咸阳,亡从入汉,为连敖票客。”《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淮阴(侯),兵初起,

  • 总章监

    乐官名。掌宫廷舞蹈。《后汉书·献帝纪》:建安八年(203)“公卿初迎冬于北郊,总章始复备八佾舞。”李贤注:“总章,乐官名。”三国魏至南朝置总章监。又有“总章工”、“总章校尉”等官。官名。三国魏青龙三年

  • 祗候

    官名。宋朝置于东、西上閤门,为閤门宣赞舍人之佐,与舍人同为阁职。元朝于各省、路、州、县分置,为供差遣之衙役。后亦指官府衙役及大户仆从头目。① 官名。宋朝内侍省、入内内侍省有祗候小内品、祗候内品、祗候高

  • 哈的大师

    见“哈的”。

  • 右司郎中

    官名。唐太宗贞观二年 (628)置,员一人,从五品上,为尚书右丞副贰,协掌尚书都省事务,监管兵、刑、工部诸司政务,举稽违、署符目、知直宿,位在诸司郎中上; 高宗龙朔二年 (662) 改名右承务,咸亨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