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稽勋清吏司

稽勋清吏司

官署名。简称稽勋司,明清吏部四司之一。掌理勋级、名籍、丧养之事。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司勋部置,设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一人。洪熙元年(1425)南京吏部亦置,设官略同。清顺治元年(1644)沿置。设郎中满、汉各一人,员外郎宗室,满、汉各一人,主事宗室、满、汉各一人及笔帖式、经承若干人。分置贴黄科、都吏科、八旗科及山东、山西科等机构分办司务。并掌稽满、汉文职京官之俸禄。宣统三年(1911)改组内阁,设铨叙、制诰等局,遂裁。


官署名。明清都设此官署。属吏部,掌勋级、名籍、丧养等事,其主官为郎中、员外郎、主事。《明史·职官一·吏部》:“文选、验封、稽勋、考功四清吏司,各郎中一人(正五品)、员外郎一人(从五品)、主事一人(正六品)……稽勋掌勋级、名籍、丧养之事,以赞尚书。”《清史稿·职官一·吏部》:“文选、考功、验封、稽勋四清吏司:郎中,满洲九人、蒙古一人,汉五人。员外郎,宗室一人,满洲八人、蒙古一人、汉七人。主事,宗室一人、满洲四人、蒙古一人、汉七人。笔帖式,宗室一人、满洲五十有七人、蒙古四人、汉军十有二人……稽勋掌勋级、名籍、丧养,兼稽京朝官廪禄、汉司官员数,八旗世职继袭。”

稽勋清吏司简称稽勋司。该司官员人数,《清史稿》与《历代职官表》出入很大。

猜你喜欢

  • 司法书佐

    官名。隋初州置法曹行参军。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罢郡,以州统县,改法曹行参军为司法参军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州为郡,改司法参军事为司法书佐。参见“司法参军事”。

  • 掌纳上士、中士

    官名。《周礼》天官之属有职内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主管财税收入的事务。北周天官府太府中大夫所属有掌纳上士,正三命;掌纳中士,正二命。其职掌相当于《周礼》天官的职内。

  • 亲卫

    ①军府名。左、右卫及太子左、右卫率府,所领三卫之一,皆为内府,极受亲信,可宿卫内庑。隋朝设亲卫开府,炀帝大业三年(607)改亲侍。唐朝。有左、右卫亲卫府和率府亲卫府。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置为三卫

  • 永巷

    官署名,少府、詹事、大长秋皆设此官署。武帝太初元年,改少府所属之永巷为掖廷(庭)。其长官称令,副长官称丞。掌宫中官婢、后宫事务等,有监狱。东汉掖庭、永巷并置,均属少府,俸六百石。掖庭掌后宫贵人采女事,

  • 圣嗣

    对太子及皇子王的尊称。《后汉书·李固传》:“又即位以来,十有余年,圣嗣未立,群下继望。”

  • 籍工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司卉下大夫籍工中士佐官,正一命。

  • 副君

    指太子。《汉书·疏广传》:“太子国储副君,师友必于天下英俊,不宜独亲外家许氏。”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诗集八首·平原侯植》:“副君命饮宴,欢娱与怀抱。”太子的称谓。《文心雕龙·时序篇》谓曹丕“以副

  • 中车府令

    官名。战国末秦置。掌王室车马政令。《史记·蒙恬列传》: “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贱。秦王闻高强力,通于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秦统一六国后仍置。官名,秦汉皆置。中车府令即车府令,因

  • 掌判

    媒氏的别称。周朝有媒氏一官,掌男女婚嫁等事。《周礼·地官·媒氏》:“媒氏掌万民之判。”注“判,半也。得耦为合,主合其半,成夫妇也。”后代也称媒人为掌判。

  • 书僮

    吏名。南朝梁郡、县置。员数视郡、县等级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