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罪隶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秋官府司隶中大夫掌罪隶中士佐官,正一命。
官名。西魏、北周秋官府司隶中大夫掌罪隶中士佐官,正一命。
官署名。即殿中省尚辇局,唐高宗龙朔二年 (662) 改,咸亨元年 (670) 复名尚辇局。参见“尚辇局”。
官名,高帝拜灌婴为中谒者,武帝时加为中书谒者,掌宫中拜授章报等事。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和《汉书·灌婴传》。
满语官名。又作“克食哈番”。汉名为恩骑尉,清朝世职之最后一等。
官署名。为“内阁”的简称。明代内阁的权位很高,入阁的多为尚书、侍郎,实际掌握了宰相权力。详见“内阁”条。
官名。又作大乐丞。秦朝奉常属官,太乐令副贰。汉景帝中元六年 (前144) 隶太常,东汉改大予乐丞。三国魏置为九品。南朝皆置,梁为三品勋位,隶太常卿。北齐、隋唐为太常寺太乐署次官,隋朝置二员,正九品下;
官名。明洪武十三年(1380)于御史台置,左、右各一人,俱正四品。同年罢。参见“侍御史”。
·“右光禄大夫”的省称。
官名。民国初期设此官,为财政部长官,总理全国财政事务,后改称财政部长。
参见“邮传部左丞”。
周朝王室的简称。《左传·僖公二十六年》:“昔周公、太公股肱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