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司员外郎
官名。即“广东清吏司员外郎”。
官名。即“广东清吏司员外郎”。
医学学官名。见“医博士”。
见“内三院学士”。
官名。即比部员外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玄宗天宝十一载(752)改,肃宗至德二载(757)复名比部员外郎。
官名。唐朝北衙禁军右龙武军统兵官,玄宗开元二十七年 (739) 置二员,从三品; 德宗贞元三年(787) 增为三员,为右龙武军大将军副贰。
官名统称。北宋前期,史馆、昭文馆、集贤院、秘阁置直馆、直院、直阁、修撰、检讨、校理、校勘等职,通称馆职。一般由文学之士考选授职。掌整理图籍,备顾问应对。通常以一至二年为一任,多数馆职任满后许带职外补。
官名。新莽始建国三年(后11)置,为六经祭酒之一,秩上卿,以唐昌为之。
“湖广等处行中书省”简称。
官名。北宋前期置,以两制以上充任。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罢。参见“银台司”。
官署名。宋初置,为宦官机构。太宗淳化五年(994),改为黄门。
官吏失职而受责难。《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敢辱高位,以速官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