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尚方令丞

尚方令丞

官名。秦始置尚方令,属少府。汉沿置,有丞。尚方是制备宫廷器用的机构。《后汉书·百官志三》本注:“掌上手工作御刀剑诸好器物。”其所作器物当是镂镶金玉等贵重物品。《汉书·朱云传》记朱云说:“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汉末分为中左右三尚方,各有令及丞,魏晋沿置。南朝宋齐惟置左右尚方令丞,并掌造军器,职如汉代的考工令丞。梁少府卿置左右中三尚方令丞,其后废中尚方。唯置左右。陈制同梁。北魏亦置尚方,《魏书·帝纪》记太和中诏罢尚方锦绣绫罗之工,任其散入民间工作。至于三尚方职务区分,史无明文。北齐设中左右三尚方,各置令、丞,属太府寺。中尚方,又领别局、泾州丝局、雍州丝局、定州紬绫局四局丞;左尚方,又别领别局、乐器、器作三局丞;右尚方,又别领别局丞。隋沿置,改称内左右三尚方署,各置令、丞,炀帝时改属少府监。唐改称中左右三尚方署,分职始有明确记载。武后时去“方“字,改称中左右三尚署,分见“中尚署”,“左尚署”、“右尚署”。

猜你喜欢

  • 大司徒

    官名。①相传为周天子执政三官之一。《礼记·王制》: “百官各以其成,质以三官。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以百官之成质于天子。”②春秋战国置。宋国为六卿之一,执国政。鲁国亦称大左司徒。《鲁大左司徒元鼎铭》

  • 北部给事中

    官名。北魏置,为内廷派驻北部曹的官员,负责监察北部曹事务以及巡视北边州郡。地位较北部给事为高。《魏书·杨播传》:“ (播) 擢为中散,累迁给事,领中起部曹。”“进北部给事中,诏播巡行北边,高祖亲送及户

  • 护羌长史

    官名,西汉始置,属护羌校尉,为诸吏之长,俸六百石,为事务长官。见《后汉书·百官志》,参看“护羌校尉”条。

  • 右监军

    官名。三国蜀置。统兵,位在前、后、左右护军上。后主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卒,姜维还成都,自中监军、征西将军迁任,兼辅汉将军,统领诸军。官名,三国蜀置,掌统兵监军事,位在前后左右护军上。《三国志·

  • 典卫丞

    官名。三国魏末诸子国置。南朝梁伯、子国亦置。职掌同典卫令。参见“典卫令”。官名,三国魏末各子国置,掌府第警卫。南朝梁伯、子国皆置,职掌与魏同。

  • 帘子库

    官署名。清朝工部制造库所属之机构。顺治元年(1644)置,设首领太监一人,太监十人。掌每岁冬挂毡帘,夏挂竹帘,春秋更换雨搭之事。乾清门以内及宁寿宫、慈宁宫等处由首领太监收挂。乾清门以外由部员带领匠役收

  • 正六品土官

    文职土官名。清制,置于贵州省一人,广西省二人,均不理本地方民族事务。

  • 车府署令丞

    官名。秦汉太仆所属有车府令丞,掌皇帝的车舆。至北齐称车府署令丞,掌诸杂车,属太仆寺,隋唐沿置。唐制,车府署令、丞各一人,掌固四人,掌王公以下车辂及驯驭之法。属吏有府一人,史二人,典事四人。

  • 司仓

    ①官署名。(1) 西魏、北周地官府置,掌辨九谷之物,管理粮仓,以量国用,长官为中大夫,置一员,有下大夫、上士各一员,统舍人、司禄二上士,神仓、黍仓、稷仓、稻仓、豆仓、麦仓、米仓、盐仓、典、典麹舂、典硙

  • 景山官学

    官学名。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设于景山前门左右连房,属内务府。专门培养上三旗佐领、管领下闲散子弟。设总管三人,汉书及翻译教习二十一人。额定学生为三百九十二人,入学年龄为十至十八岁,每人每月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