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太府少卿

太府少卿

官名。北魏孝文帝时始置,为太府副贰,位在丞上,四品上。北齐置为太府寺次官,员一人,四品上。隋、唐、五代员二人。隋初正四品上,炀帝改从四品; 唐从四品上。协助太府卿掌仓储出纳,两京诸市,通判各署事务。高宗、武则天时曾随本寺改名外府大夫、司府少卿,旋各复旧。北宋初为四品寄禄官,表示品级俸禄,不预寺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始为职事官,正六品。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罢,绍兴四年(1134)复置。自北齐以来亦称“太府寺少卿”。参见“太府寺”。

猜你喜欢

  • 淮西江北道肃政廉访司

    官署名。元朝地方监察官,由提刑按察司改立,为内八道监司之一,直隶御史台。参见“肃政廉访司”。

  • 次介

    官名。春秋战国置。使官随员,副使。《仪礼·聘礼》: “若过邦至于境,使次介假道,束帛将命于朝。”

  • 考绩科

    官署名。清末陆军部军衡司所属四科之一。光绪三十二年 (1906) 设。掌陆军官佐之补升调转,军内文官之任用,并查核考绩表及退休、给假、离任、丁忧、起复、参革、惩罚各事。置科长、科员、录事。

  • 京通各仓监督

    清制。京仓十四,城内八个,城外六个,内贮八旗三营兵食马豆。通州二仓,内贮王公百官俸米。其主官称监督,掌管仓务。见《历代职官简释·京通各仓监督》。

  • 太子宫尹下大夫

    官名。北周置。亦称太子宫尹、宫尹下大夫。掌辅佐太子,一说即詹事之任。元善任职时,每执经以教太子。正四命。下设小宫尹上士、宫尹中士以佐其职。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官名。北周置,为太子属官,秩正四命

  • 掌衣御侍

    女官名。金设此官,正九品,掌宫内御服首饰等。见《金史·百官三·内命妇品》注。

  • 河渠署丞

    官名。即河渠丞。

  • 登仕郎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以后改常从郎为之,正九品,掌出使。唐朝置为文散官,正九品下。宋初沿唐制,神宗元丰三年(1080)废。徽宗崇宁二年(1103)又置为选人新寄禄官,取代旧寄禄官试衔知县、知录

  • 右客省使

    官名。辽朝置,为南面官。客省官员,在左客省使下。官名。辽置,为客省的佐官,地位在都客省、客省使、左客省使之下。见“客省”。

  • 宣德少府

    官名。南齐置,郁林王文安太后三卿之一,掌宣德宫供御事务,职比少府。官名。《南齐书·百官志》:“郁林王立,文安太后即尊号,以宫名置之。”为太后三卿之一,掌皇太后宫中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