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右中郎将

右中郎将

官名。西汉置,隶光禄勋。居宫禁中,与五官、左中郎将分领中郎,更直宿卫,协助光禄勋考核管理郎官谒者从官。秩比二千石。一说专掌常侍侍郎。多由外戚及亲近之臣充任。东汉领右署中郎、侍郎、郎中,职掌训练、管理、考核后备官员,出居外朝。三国沿置。魏、西晋初不设五官、左、右三郎署,其官仍置,职任渐轻,四品,居宫禁之外。晋武帝泰始九年(273)罢。南朝复置,为侍从武官,分司丹禁,改隶中领军(领军将军),宋四品,梁八班,陈五品、千石。北魏、北齐置五员,为冗职,用以安置闲散武臣,隶领军府所辖左、右卫府,从四品。北周为散官,六命。


官名,汉置,属光禄勋,俸比二千石,掌右署郎。右署郎包括:中郎、侍郎、郎中。皆掌值班护卫。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郎中令》、《后汉书·百官志二·光禄勋》。其后,三国沿置,魏晋初不设署,但置官。南朝置,为侍从武官,属中领军。北魏北齐置,作为安置闲散武官用。见《隋书·百官志上、中》。

猜你喜欢

  • 都转运盐使

    官名。元明清置,为都转运盐使司的主官,见“都转运盐使司”。

  • 总税务司

    官名。清后期主管全国海关税务行政的最高官员。咸丰九年(1859)设,为总税务司署长官。由英人把持。掌各海关征收税课之事。同治三年(1864),自上海迁北京办公,职权不断扩大。官名。为总税务司署的长官,

  • 廱太祝令

    官名,也写作“雍太祝令”。西汉置,掌祭五畤时读祝及迎送神灵。《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奉常》:“有廱太宰、太祝令丞,五畤各一尉。”参看“廱太宰”条。

  • 参政员

    国民参政会的成员,由国民党政府遴选。见“国民参政会”。

  • 对读官

    见“对读”。科举考试的试务官。宋置,属贡院。凡试卷密封誊录后,将真本与誊录本送交对读所核对。由对读官指挥粗通文墨的大小使臣以对读的方式核对、订正誊录本的脱误。核对完毕,以誊录本送点检试卷官处,进行考校

  • 五威右帅

    官名,属五威将,掌佐五威将班符命于天下。详《五威前帅》条。

  • 直班前锋参领

    官名。清朝八旗护军营之将领,额设二人。与直班护军参领共同掌管率领直班兵士以宿卫。下属前锋校二人、前锋十八人。

  • 直事令史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八品上。

  • 道纪司

    官署名。管理道教事务之机构。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始设于各府,掌钤束一府之道人。设都纪、副都纪为正、副长官。清沿明制未改。官署名。清朝设在省府掌管道教徒事务的官署。其官有都纪、副都纪各一人。参看

  • 左右平

    官名合称,即左平和右平,为廷尉属官。汉置,掌刑法审判。汉宣帝地节三年初置左右平,秩皆六百石。东汉沿置,左右平各一人,掌平决诏狱。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廷尉》、《后汉书·百官二·廷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