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参录尚书事

参录尚书事

官名。东汉尚书权重于太傅、三公(司徒、司空、太尉)和大将军。此五官中无论那官执政,都必须加“”或“参录”。“”即“掌管”“总领”,“参录”即“参与掌管”。《后汉书·顺帝纪》:“(永建元年)丙戌,太常桓焉为太傅;大鸿胪朱宠为太尉,参录尚书事。”《后汉书·胡广传》:“灵帝立,与太傅陈蕃参录尚书事。”尚书,始于战国,或称掌书。“尚”即“执掌”。秦朝尚书为少府属官,掌殿内文书。汉承秦制,职位也很低。汉武帝提高皇权,尚书在皇帝身边办事,地位逐渐提高。汉成帝时设尚书五人,分曹办公,群臣奏章都经尚书;到东汉,尚书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参看“尚书”条。

猜你喜欢

  • 东市署丞

    官名。北齐置。东市署次官,佐东市署令掌邺城东市的事务。

  • 钧盾南园丞

    官名。东汉钩盾令的佐官有南园丞,掌管南园。《后汉书·百官志》本注:“南园在洛水南。”

  • 官书

    官府文书档案。《周礼·天官·宰夫》: “六曰史,掌官书以赞治。”

  • 昭文相

    宰相兼昭文馆大学士之简称。北宋以宰相兼昭文馆大学士者,俗称昭文相。

  • 左右前后中校丞

    官名合称,西汉置,各掌佐令帅所属工徒修建宗庙、宫室、陵园等土木工程。详“左右前后中校令”条。

  • 右卫都指挥使

    官名。元世祖中统三年(公元1262年)始置武卫, 至元元年 (公元1264年)改为侍卫亲军,分左右翼,八年(公元1271年)改设右、左、中三卫, 为京城侍卫军, 属枢密院。掌宿卫扈从,并兼屯田事务,国

  • 民兵仗卫案

    官署名。南宋置,属兵部,掌民兵、仗卫之事。

  • 省事

    官吏名。①诵读文书的小吏。西晋始置,隶尚书令。《晋书·职官》: “始贾充为尚书令,以目疾表置省事吏四人,省事盖自此始。”品职章服与令史略同。惠帝元康(291—299)中太子詹事属吏亦有之。南朝宋尚书省

  • 六部路都统司

    参见“都统司”。

  • 司律郎

    阶官名。金始置,为教坊阶官,属二十五阶之第二十三阶,秩正九品下。元朝沿置,属十五阶第十三阶,正八品。官名,也是官阶名。金朝的教坊官,自从四品起,以下分为二十五阶。正九品下,称司律郎。见《金史·百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