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十二卫

十二卫

军事管理机构合称。隋朝以左右翊卫、左右骁骑卫、左右武卫、左右屯卫、左右御卫、左右候卫为十二卫。唐朝承袭隋制,改为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五代为左右卫、左右骁骑卫、左右武卫、左右屯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宋朝为左右金吾卫、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屯卫、左右领军卫。隋唐时期统领内府、外府府兵,掌宫掖禁卫,及京城巡警、京畿烽候道路,督摄队仗。唐朝后期,府兵既废,虽有其名,别无所领,至宋则仅存虚名。明洪武 (1368—1398) 中置,为京卫上直卫,计有: 锦衣卫、旗手卫、金吾前卫、金吾后卫、羽林左卫、羽林右卫、府军卫、府军左卫、府军右卫、府军前卫、府军后卫、虎贲左卫,掌番上宿卫,称亲军,以护卫宫禁,不隶五军都督府,永乐 (1403—1424)后屡增为二十六卫。


军事机构的合称,隋文帝始置,又称南衙,掌宫廷宿卫。十二卫原称十二府,隋炀帝改“”为“”。十二卫是左右翊卫、左右骁骑卫、左右武卫、左右屯卫、左右御卫、左右候卫,合称十二卫,统领禁军。其后唐朝沿置,名称略有改动。到宋朝,仅存其名,无实职事。参看“十六卫”条。参看《旧唐书·职官三》。

猜你喜欢

  • 军储司司长

    官名。清末海军部军储司之长官。宣统二年(1910)设,掌军储司事。由协都统或正参领充任。

  • 管理太医院务大臣

    官名。清朝管理太医院事务之最高长官。乾隆五十八年(1793)设,由满大臣内特简。总领院务。

  • 昆台丞

    官名。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甘泉居室丞置,为昆台令副职,员五人。东汉省。官名,西汉置,东汉省。共五人,佐令分掌昆台诸事。参看“昆台令”条。

  • 领民都督

    官名。北魏置。《北齐书·慕容俨传》:“牒舍乐,少从尔朱荣为军主、统军,后西河领民都督。”

  • 五花判事

    唐朝中书省议论军国大事,中书舍人各执所见,分别署名,谓之五花判事; 所署意见由中书侍郎、中书令审覆后,交门下省驳正,然后由尚书省颁下执行。

  • 后苑房廊所

    官署名。宋朝置,掌后苑所属房廊,寄囤蔡河商人所运谷物,存放淮浙江湖六路运到货物。

  • 平头部

    官署名。北齐置,属司农寺典农署,设丞。职掌不详。隋省。

  • 武翼都尉

    散阶称号。清朝武职从三品之封赠。初,武职中属绿营者从三品封怀远将军,乾隆二十年(1755)改武翼大夫;属八旗者从三品封通议大夫。三十二年,统一为武翼大夫。五十一年,改此称,遂为定制。官名。清代官制,武

  • 宫台

    即尚书台。国其官署设于宫中,故名。《后汉书·黄香传》:“赐以督责之职,任之宫台烦事。”香曾任尚书令。即尚书。汉朝称尚书为中台、尚书台;因其官署设在宫中,因而也称宫台。《后汉书·黄香传》:“愿乞余恩,留

  • 十二团营

    军事编制。明天顺八年 (1464) 选三大营壮勇官军十二万,分立十二营。成化二年 (1466)罢,三年正式设置。分为四勇营、四武营、四威营。各营内又分为五军、三千、神机三营。命勋臣为总督,监以内臣。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