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北南枢密院点检中丞司事

北南枢密院点检中丞司事

官名。辽朝北、南两枢密院中丞司之长官。下置左、右中丞、侍御等职。

猜你喜欢

  • 渠帅

    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号。《魏书·太宗纪》:“车驾自大室西南巡诸部落,赐其渠帅缯帛各有差。”渠通巨,渠帅即大帅,也称渠率、渠长、渠魁,一般用于敌军主将或地方少数民族首领。《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用兴法,诛

  • 隆禧总管府

    官 署名。元朝置,秩正三品,隶太禧宗禋院。武宗至大元年(1308),建南镇国寺 (即大掌思福元寺),立规运提点所。二年,改为规运都总管府。三年,升为隆禧院。文宗天历元年(1328),罢会福、殊祥二院,

  • 副率

    官称。隋、唐迄宋,太子诸率府副长官统称。隋朝太子左右卫、左右宗卫、左右内、左右监门,唐朝太子左右率府、左右司御率府、左右清道率府、左右监门率府、左右内率府,宋朝太子左右卫率府、左右司御率府、左右清道率

  • 太医监少监

    官名。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前置太医监,掌医疗之事,设少监一职,正四品,为本监长官。吴元年(1367)改监为院,遂罢。

  • ① 副手,副职。《左传·成公十三年》:“孟献子从王以为介而重贿之。”《昭公元年》: “任举为介。”②官名。使臣随从官员。又称“行介”。周朝置。《周礼·秋官·大行人》: “介五人”。《韩非子·八经》:“

  • 乌撒宣慰司

    即“乌撒乌蒙等处宣慰司”。

  • 知内侍省事

    初为职衔名义。唐朝非内侍省长官内侍监而受命主持内侍省事者。《旧唐书·宦官·高力士传》:“先天(712—713)中,预诛萧、岑等功,超拜银青光禄大夫,行内侍同正员。开元(713—741)初,加右监门卫将

  • 近侍局提点

    官名。金置,为近侍局的主官。见“近侍局”。

  • 恰克图佐理专员

    官名。北洋政府设置,见“乌里雅苏台佐理专员。”

  • 东曹参军

    官名。见“公府东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