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内史上大夫、中大夫

内史上大夫、中大夫

官名。《周礼》春官之属有内史中大夫一人,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十六人,掌王的爵禄废置杀生予夺八种权柄的法则,书写王的诏命,并保存其副本。北周春官府本置内史中大夫一人,正五命;副职为小内史下大夫二人,正四命。掌书写诏命。后来又置内史上大夫,参详朝政机密,地位颇为重要。《北史·郑羲传》,从曾孙道邕,道邕子译,“周宣帝嗣位,超拜内史中大夫,迁内史上大夫。上大夫之官,自译始也。”属官有小内史下大夫二人,正四命;小内史上士二人,正三命;小内史中士,正二命;小内史下士,正一命。又有御史上士、中士、下士。

猜你喜欢

  • 封事

    密封的章奏,亦称“封章”。汉朝制度,臣下奏事,防有泄漏,以皂囊封板,谓之封事。其制似始于汉文帝,后相沿成故事。昭帝时上书者皆为两封,其一称副本,由领尚书事者先发之,所言不善,辄搁置不奏。宣帝时为夺霍氏

  • 北枢密院敞史

    吏名。辽朝北枢密院佐吏,在掌北院头子事下。

  • 大司寇卿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秋官府长官,员一人,多省称为大司寇。掌刑政,主持刑法的制订与执行。正七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参见“秋官府”。官名。北周仿《周礼》之制设置,为秋官府的

  • 冶氏

    官名。周朝置。掌冶铸箭镞戈戟。见《周礼·冬官 ·考工记》。

  • 右军巡使

    官名。五代梁太祖开平三年(909)置,掌京都巡警之事。北宋于开封府、河南府、应天府置,与左军巡使分掌争斗及推鞫之事,正八品。

  • 右六司

    官署合称。渤海国智、礼、信部及支司戎、计、水部总称。

  • 仓曹属

    官名,汉置,为仓曹的副长官,佐掾掌管仓库粮食等事。见《后汉书·百官一·太尉》,参看“仓曹掾”条。

  • 凤池

    魏晋南北朝中书省别称凤凰池的简称。唐以后又作为宰相的别称。参见“凤凰池”。唐以前指中书省,唐以后指宰相职位。《南齐书·刘瓛传》,“上欲用瓛为中书郎,使吏部尚书何戢喻旨。戢谓瓛曰:‘上意欲以凤池相处,恨

  • 江西清吏司

    官署名。简称江西司。①明清户部所属诸司之一。掌理江西省钱粮收支数目。明洪武二十九年 (1396),改江西部置。设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分置民科、度支科、金科、仓科等四科治事。兼掌旗手、金吾前、金吾后

  • 告词

    官场用语。朝廷在告命上所题褒扬的文词。宋朝侍从官以上,用四六句文体。朝内各司官员官告亦命词。外任官员,惟京官通判以上有之。封赠官员父母,太中大夫、观察使以上用专词,其余用通行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