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杂
御史中丞与侍御史知杂事(知杂侍御史)合称。
御史中丞与侍御史知杂事(知杂侍御史)合称。
官名。亦作“大中大夫”。秦、西汉初位居诸大夫之首,武帝太初元年(前104)以后次于光禄大夫,秩比千石,无员额。侍从皇帝左右,掌顾问应对,参谋议政,奉诏出使,多以宠臣贵戚充任。名义上隶属郎中令(光禄勋)
官名。清朝内务府掌仪司之职官。额设八人,佐郎中掌司事。
女官名。宋太宗时,于内省(后改尚书内省)置,以尚宫、大监充任。
即“尚书右选”。尚书右选郎中的简称。见“尚书右选郎中”。
元代汉军军户名。见“汉军(3)”。
郡门下吏名。东汉始置。与干同为郡府最卑末之吏,《后汉书·百官志五》于低级郡吏中只提书佐、干,没有提及小史,《汉官》则载河南尹所属吏员中有干、小史二百三十一人,以干与小史合计,可见其地位相似。小史有的冠
官名。北洋政府于修订法律馆置调查长,每省区员额一人,负责省区内调查事宜。
奸诈狡猾的官吏。《后汉书·酷吏列传·周纡》:“到官,晓吏人曰:‘朝廷不以长不肖,使牧黎民,而性仇猾吏,志除豪贼。’”《论衡·商虫》:“豪民猾吏……威胜于官。”
官名。元置,为崇福司的佐官,员额二人,从五品。
官署名。辽朝置。北面官,掌积庆宫马群饲养蕃息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