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东上閤门副使

东上閤门副使

官名。唐朝中叶以后置,为诸司使之一,多以宦官充任。五代沿置,无职掌。宋初属横班诸司使,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太祖乾德二年 (964) ,定其品秩视员外郎 (六品) 。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复置为职事官,员二人,从七品,为閤门司次官。徽宗政和二年 (1112) 重定武臣阶官名,改左武郎,别置知閤门事领其职。辽太宗会同元年 (938) 亦置,为东上閤门司次官。金朝初置二人,正六品,与正使同掌赞导殿庭礼仪,章宗明昌六年 (1195) 减一员。


官名。宋初置东西上閤门副使,员额各二人,秩正六品,为閤门司的副长官,属横行副使,多以处外戚勋贵,为华要之职,待遇相当于文臣的侍从官。后渐无职掌,成为武臣迁转之阶,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改东上閤门副使为左武郎,西上閤门副使为右武郎。辽金仍以东西上閤门副使为东西上閤门司的副长官。辽属门下省,金制员额各二人,秩正六品,属宣徽院。

猜你喜欢

  • 主客曹郎中

    官名。北齐祠部尚书所属有主客曹,“掌诸蕃杂客等事”,以郎中一人为主官。见《隋书·百官志中》。

  • 大皇

    大皇帝的省称。三国时孙权谥号大皇帝,省称大皇。《文选·辨亡论》:“大皇既没,幼主莅朝。”后世也称孙权为吴大帝。

  • 郎中丞

    官名,为郎中令之副,佐令行职事。参看“郎中令”条。

  • 累室帅

    女官名。南朝宋明帝定后宫百官时置,无定员,六品。

  • 十五善射处管理大臣

    官名。清朝掌管八旗官兵习射之大臣。额设一人,于都统、副都统或善射之王大臣内特简。掌拣选习射官兵,并管理每月六次习射事务。

  • 亡大夫

    出逃或逃亡在外的大夫、义同亡臣。《史记·田单列传》:“(王蠋曰)‘齐王不听吾谏,故退而耕于野。国既破亡,吾不能存……’齐亡大夫闻之,曰:‘王蠋,布衣也,义不北面于燕,况在位食禄者乎!’”

  • 都水司

    官署名。即“都水清吏司”。

  • 正任承宣使

    参见“正任”、“承宣使”。

  • 奏曹

    官署名。西汉丞相府所属职事机构。东汉三公府亦置,主奏议事,以掾主之,秩比三百石。郡县所置,掾秩百石。三国魏、吴沿置。官署名,西汉置,为丞相府诸曹之一。掌奏议事。东汉公府沿置,其长官称掾,秩比三百石,副

  • 谕德

    官名。唐、宋东宫官有太子左、右谕德,简称谕德。明朝太子官署詹事府所属左、右春坊置左、右谕德,从五品,掌侍从赞谕。参见“左谕德”、“右谕德”。官名。唐置,为太子属官,掌讽谏规劝。分左右,左谕德属左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