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石
汉代官吏秩禄等级,凡丞相、太师、太保等皆为万石,实得月俸三百五十斛,一岁四千二百斛。实际发放时往往折合为钱,或钱谷兼发。
1、禄秩级名。《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师古曰:汉制,三公号称万石,其俸月各三百五十斛谷。其称中二千石者,月各百八十斛。二千石者百二十斛……”起初俸为谷,至西汉延平年间则半钱半米。荀绰《晋百官表注》说:“汉延平中,中二千石奉,钱九千,米七十二斛。真二千石月钱六千五百,米三十六斛……”
2、三公的别称。因三公禄秩号万石。故万石成了三公的别称。
汉代官吏秩禄等级,凡丞相、太师、太保等皆为万石,实得月俸三百五十斛,一岁四千二百斛。实际发放时往往折合为钱,或钱谷兼发。
1、禄秩级名。《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师古曰:汉制,三公号称万石,其俸月各三百五十斛谷。其称中二千石者,月各百八十斛。二千石者百二十斛……”起初俸为谷,至西汉延平年间则半钱半米。荀绰《晋百官表注》说:“汉延平中,中二千石奉,钱九千,米七十二斛。真二千石月钱六千五百,米三十六斛……”
2、三公的别称。因三公禄秩号万石。故万石成了三公的别称。
官名。见“侍郎左选郎中”。
宋朝尚书省左右司郎中、员外郎别称。
官署名。行尚书省或行中书省的省称。为行中书省的简称。元代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又在河南、江北、浙江、江西、湖广、陕西、四川、辽阳、甘肃、岭北、云南等处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
杂任职名。唐制于太常寺两京郊社署置二人,掌祭祀时酌罍水以洗爵。
少皞部落氏族首领的称号。《左传·昭公十七年》谓是九农正之一。蔡邕《独断》说:“桑扈氏农正,趣民养蚕。”为附会之说。参见“少皞”。
官名,王莽置,俸二千石,掌辅佐。《汉书·王莽传》:“甄丰为太阿右辅。”“太阿右辅、大司空、卫将军、广阳侯甄丰为更始将军,(封)广新公……是为四将。凡十一公。参看《太保后承》、《太傅左辅》两条。
官名,汉置,掌丞相御史事。常侍尚书,即常侍曹尚书。《汉书·成帝纪》:“四年春,罢中书宦官,初置尚书员五人。”注:“师古曰:《汉旧仪》云尚书四人为四曹:常侍尚书主丞相御史事,二千石尚书主刺史二千石事,户
官名。亲近侍御之臣。战国各封国之君、相国、县令皆设。《战国策·秦策王》: “甘罗为文信侯少庶子。”《韩非子·内储说上》:“商太宰使少庶子之市”。官名。秦置,见“庶子”。
官名。辽置,为北大王院的副长官。见“北大王院”。
武官名。辽置,见“中京大内都部署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