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峰山
在今浙江浦江县东。《方舆纪要》卷93浦江县:龙峰山在“县治东。三峰相属,环顾县左,有浮图在其巅”。
在今浙江浦江县东。《方舆纪要》卷93浦江县:龙峰山在“县治东。三峰相属,环顾县左,有浮图在其巅”。
唐南诏置,属拓东节度。即今云南弥勒县。《元史·地理志》 弥勒州: “昔些莫徒蛮之裔弥勒得郭甸、巴甸、部笼而居之,故名其部曰弥勒。”宋大理属石城郡。元改弥勒州。大理后期置,治今云南省弥勒县。元至元十二年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为北康暗沙中一暗礁。水深为4—11 米,最浅处为2.7米。1935年公布名称为破海马滩。1947年改名南安礁。
①一名善化山。在今河南浚县西北二十五里。《水经·淇水注》: “淇水东北径枉人山东。” 庾信 《哀江南赋》: “终则山称枉人。” 《元和志》 卷16黎阳县: 枉人山 “或言纣杀比干于此”。②一作枉山。在
唐武德元年 (618) 置,属益州。治所在今四川崇州市东南三十里江源镇。长寿二年 (693)改为武隆县。神龙元年 (705) 复为唐隆县。先天元年 (712) 改为唐安县。古县名。唐武德元年(618年
清乾隆三十八年 (1773) 置,属迪化州。治所即今新疆昌吉市。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3:昌吉河,“准语,昌吉,场圃也。河坝筑此,故名,后遂因水以名县”。光绪十二年 (1886) 属迪化府。民国初
在今山西潞城县西北。《元和志》 卷15潞城县: “武王坞在县西北四十里,坞东有后魏天柱大将军尔朱荣碑。” 《方舆纪要》 卷42: “相传武王伐纣时经此,因名。”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吉州置,治所在庐陵县(今江西吉安市)。辖境相当今江西吉水、万安间的赣江流域。元贞元年(1295)改名吉安路。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吉州为路,治庐陵县(今江西吉安市)。属
明洪武二十年 (1387) 置,属温州卫。在今浙江瑞安市城区所前街。清顺治中废。
俗名土楼山。在今青海西宁市北。《清一统志·西宁府一》 “南禅山”条下:“北禅山在(西宁)县西北五里。”
即山。在今江苏溧阳市东北二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