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台 (臺) 山
在今河北迁安县西南三里。《方舆纪要》 卷17迁安县: 黄台山 “山多黄土,其状如台,滦水径其下”。
在今河北迁安县西南三里。《方舆纪要》 卷17迁安县: 黄台山 “山多黄土,其状如台,滦水径其下”。
在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东南叶尔羌河二源会合处北岸。宣统 《新疆图志》 卷9:宠托和一 “周围十余里,草木蕃茂”。
明崇祯三年 (1630) 以贵州前卫故绝六屯并割底寨司地置,属敷勇卫。治所即今贵州息烽县。清康熙二十六年 (1687) 省入修文县。明崇祯三年(1630年)置,治今贵州省息烽县。属贵阳府。清康熙二十六
在今浙江乐清市北。《方舆纪要》卷94乐清县: 接莆岭在“县北六十里,道出太平县”。
亦名大佛阁、大像阁。在今四川乐山市东二里凌云山乐山大佛处。唐凿弥勒大佛后,建七层楼阁护之。明末阁毁。北宋苏轼 《送吕昌朝知嘉州》诗云: “卧看古佛凌云阁,敕赐诗人明月诗。”
在今贵州黎平县南三里。《方舆纪要》 卷121黎平府: 宝带山 “蟠旋如带,亘二十余里,绕城西北皆山麓也”。
在今陕西子洲县西。清光绪《绥德州志》卷2:三皇峁“在城西八十里。上有颖山寨。今加修筑,更名光明寨”。
又名东游水、宋熙水。即今四川苍溪县东北之东河。《水经·漾水注》:“汉水又东南,得东水口。水出巴岭,南历僚中,谓之东游水。”
即浐水。今陕西灞河支流浐河。古为关中八川之一。古水名。又作浐水。即今陕西省灞河支流浐河。古为“关中八川”之一。
北魏置,属肆卢郡。治所在今山西忻州市西北。太平真君七年(446)废。古县名。北魏置,治今山西省忻州市西北。因三会河而得名。属秀容郡。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并入肆卢县。《魏书·太宗纪三》:泰常八年(4
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塔拉斯西南。《清一统志·伊犁》: 哈喇布拉岭 “在伊犁西南。库穆什山西二百里。哈喇布拉河发源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