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宁县
1941年9月伪满由密山县析置,属东安省。治鸡宁街(今黑龙江鸡西市)。1947年属牡丹江省。1948年属合江省。1949年8月改名鸡西县。
旧县名。1941年由密山县析置,治鸡宁(今黑龙江鸡西市)。1945年当地解放,仍名鸡宁县。驻地不变。1949年更名鸡西县。
1941年9月伪满由密山县析置,属东安省。治鸡宁街(今黑龙江鸡西市)。1947年属牡丹江省。1948年属合江省。1949年8月改名鸡西县。
旧县名。1941年由密山县析置,治鸡宁(今黑龙江鸡西市)。1945年当地解放,仍名鸡宁县。驻地不变。1949年更名鸡西县。
在今湖南永州市西北十里。《清一统志·永州府二》: 潇湘镇 “潇、湘会流之地。五代时置。一曰潇湘关”。
在今河南滑县东北古黄河北岸。《资治通鉴》:唐乾元二年(759),史思明分四道进兵汴州,令“史朝义自白皋”济河。即此。
①在今江苏南京市紫金山西麓、玄武湖东南端岸边地。《资治通鉴》: 南齐永泰元年 (498),“右僕射沈文季为持节都督,屯湖头,备京口路”。胡注: “湖头,玄武湖头也。其地东接蒋山西岩下,西抵玄武湖堤,地
又称延祥寺塔。在今广东南雄市城内。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塔为六角九层,高50米。据乾隆《南雄府志》卷3《名胜志》载:“阴晴塔影”为南雄十二景之一,“在延祥寺中。世传祥符二年己酉,异人建塔,
明正统三年(1438)置,属陕西行都司。治所即今甘肃古浪县。清雍正二年(1724)改为古浪县。明正统三年(1438年)置,治今甘肃省古浪县。属陕西行都司。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置为县。
①北周天和三年(568)于嶲城置,治所在越嶲县(今四川西昌市)。《寰宇记》卷80嶲州:严州“取其严敬为称”。五年(570)改为西宁州。寻复为严州。隋开皇六年(586)复改为西宁州。②唐武德四年(621
即今安徽太湖县境之皖河。《舆地纪胜》卷46引《元和志》:太湖县“东北三十五里有太湖水,因以为名”。《寰宇记》卷125太湖县:太湖水“源出县西稻积山,东南流入大江”。
在今四川铜梁县东南十五里。《舆地纪胜》卷159合州:泸昆山“一名巴岳山,在巴川县南十五里。山有巨石如狻猊,是名香炉峰。有昆谷洞,多苍玉。有濑玉溪,有木莲花,高五六丈,叶如楠,花如菡萏,
西晋太康元年 (280) 改高平县置,属邵陵郡。治所在今湖南隆回县东北高平镇石脚村。后复名高平县。
在今四川简阳市东北二十里玉女山下。《寰宇记》卷76阳安县:“石乳城水在县北二十一里玉女灵山,东北有泉,西北两岸各有悬崖,腹有石乳房一十七眼,状如人乳流下, 土人呼为玉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