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土司衙门旧址
在今甘肃永登县西南一百三十里连城乡。始建于明,后屡加修葺。形成宫殿式建筑群体。座北朝南,依山傍水,风景幽美,主体建筑及两侧建筑,具有极浓厚的民族风格。
在今甘肃永登县西南一百三十里连城乡。始建于明,后屡加修葺。形成宫殿式建筑群体。座北朝南,依山傍水,风景幽美,主体建筑及两侧建筑,具有极浓厚的民族风格。
唐、五代方镇名。又作平卢、平卢淄青。宝应元年 (762) 置。同年,平卢节度使侯希逸为史朝义及奚族所逼,率部南保青州,即授为淄青节度使,而平卢旧号不废,此后或称淄青,或称淄青平卢,或称平卢。治所在青州
清康熙五年 (1666) 改乌撒府置,属贵州省。治所即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雍正七年 (1729) 改为威宁州。清康熙五年(1666年)改乌撒土府置,治今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县草海镇。属贵州
即今山东济阳县东北仁风镇。1946—1950年先后为杨忠、惠济县治。
在今黑龙江省青冈县东南芦河镇附近。清西清《黑龙江外记》卷2:“齐齐哈尔东南通肯河上,有玛达呼城。”
唐置,属彭州。在今四川彭州市西北三十里关口。后废。
在今浙江象山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92象山县: 淡港渡 “在县西北四十里,与奉化县接界”。
亦名朔水。即奢延水。今内蒙古乌审旗南境,陕西靖边、榆林等境之无定河。《水经·河水注》: 奢延水 “西出奢延县西南赤沙阜……又谓之朔方水矣”。
在今江西莲花县西南。明初置巡司于此。清乾隆八年 (1743) 裁。
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续汉书·郡国志》河南尹巩县: “有东訾聚,今名訾城。” 《水经·洛水注》: “洛水又东径訾城此,又东罗水注之……罗水又于訾城东北入于洛水。”
在今安徽歙县南,为大连岭主峰之一,南接浙江淳安县界。《方舆纪要》卷28歙县:方吴岭“在县南九十里,高二十余仞,有小岭七十二。自府境往严州遂安县,此为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