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鬲侯国

鬲侯国

东汉初改鬲县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德州市南。《后汉书· 朱祐传》: 建武十三年(37),“增邑,定封鬲侯,食邑七千三百户”。永元十四年 (102) 改为县。永初七年 (113) 复为鬲侯国。三国魏改为县。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三年(37年)封朱祐为鬲侯置,治今山东省德州市东南。属平原郡。后国除为县。


猜你喜欢

  • 紫江县

    1914年改开县置,属贵州黔中道。治所即今贵州开阳县。1920年直属贵州省。1930年改为开阳县。旧县名。1914年改开县置,治今贵州省开阳县驻地城关镇。因“原名取义狭隘”,1930年易名开阳县。

  • 琅邪山

    一作瑯邪,又作瑯琊。在今山东胶南市琅琊镇 (夏河城) 东南十里。《管子》: “齐桓公将东游,南至琅邪。” 《孟子·梁惠王》: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 吾欲观于转附朝儛,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史记·

  • 西凉

    东晋十六国之一。后凉时,凉州分裂,东晋隆安四年(400),汉族李暠在敦煌(今甘肃敦煌市)建立政权,称凉公。史称西凉。建初元年(405)迁都酒泉(今甘肃酒泉市)。有今甘肃西部。传三主,共二十一年。元熙二

  • 叶阳

    即叶。在今河南叶县南二十八里旧县。《史记·魏世家》:无忌曰,“秦叶阳、昆阳与舞阳邻”。

  • 北兖州

    ①东晋义熙六年(410)刘裕灭南燕,复兖州旧地,因南方已有兖州,改旧兖州为北兖州。治所在滑台(今河南滑县东旧滑县)。辖境相当今山东省泰山以南汶、泗流域及鲁西平原,河南滑县、延津、杞县以东地区。南朝宋初

  • 小林店

    即今湖北随州市东北一百四十八里小林镇。《方舆纪要》卷77随州“出山店”条下:“万历初,议者以出山、小林、界牌三处,俱离州二百余里,当河南、桐柏、信阳等州连界之冲,为流寇必由之地。”

  • 博洛堡

    即今辽宁大石桥市东南博洛铺镇。《清一统志·奉天府二》: 博洛堡 “在 (复) 州南九十里”。

  • 马武山

    在今山西陵川县东南五十里马武寨乡。《方舆纪要》卷43陵川县:马武山“在县东五十里。后汉初,马武尝屯兵于此”。在山西省陵川县境内。山形磅礴雄伟,四周绝壁。相传东汉马武曾在此安营扎寨。主峰海拔1678米。

  • 房村站

    元置,在今江苏铜山县东南房村镇。明改为驿。《清一统志·徐州府》: 房村驿 “在铜山县东南五十里。南岸主簿及把总驻此”。元置,即今江苏省铜山县东南房村。明、清亦置驿站,清时设把总驻此。

  • 羊肠河堡

    清置,属广宁县。即今辽宁黑山县西南羊肠河村。《清一统志·锦州府二》:中安堡“在广宁县东三十里。又东三里有高丽坂堡。又东十余里有羊肠河堡, 皆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