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洞
在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十五里。顾炎武《昌平山水记》卷下:黍谷山亦谓之寒谷,“山有风洞,洞口风气凛烈,盛夏不敢入,后人遂名之邹子祭风台”。
在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十五里。顾炎武《昌平山水记》卷下:黍谷山亦谓之寒谷,“山有风洞,洞口风气凛烈,盛夏不敢入,后人遂名之邹子祭风台”。
古名下观。即今湖南宁远县东南二十八里下灌乡。清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攻克江华、永明两城后,东进与主力军会师于此。咸丰五年(1855),天地会军焦三、许月桂、李石保、王大才等乘雾袭击清军赵永年部,
(湧)金泉 在今山西夏县西南。《方舆纪要》卷41夏县: 涌金泉在 “县西南十五里,西入安邑之黑龙潭。相传盐池得此水始凝结”。
在今福建连江县东北海滨蛤沙。《清 一统志·福州府一》: 蛤沙镇 “在连江县东北五十里。崖石峭立如壁。明洪武十六年,置河泊所于此。二十年筑城。今废”。古镇名。在今福建省连江县东北部。明洪武二十年(138
唐武德二年 (619) 置,为南州治。治所在今四川綦江县北綦江北岸。明曹学佺 《蜀中名胜记》 卷18南川县引 《寰宇记》 曰: 隆阳 “取西永隆山为名”。先天元年 (712) 避讳改为南川县。古县名。
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瀛州。治所在今河北黄骅市西北乾符村。《寰宇记》 卷65沧州清池县“废乾符县” 条: 鲁城县“遥取长芦县北平虏城为名”。大业初属河间郡。唐乾符二年 (875) 改名乾符县
①即今松花江上、中游,在吉林及黑龙江省西南部。源出长白山,东北流会黑龙江。《金史·地理志上》上京路:“水有按出虎水、混同江、来流河、宋瓦江、鸭子河。”②即今松花江及黑龙江下游。《元一统志辑本》卷2:混
①西汉置,属中山国。治所在今河北安国市东南六里安国城。晋属博陵国。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废。景明二年(501)复置,属博陵郡。北齐废。②北齐改县置,属巨鹿郡。治所在今河北辛集市北安
1941年由丹江、八寨二县合并设置,属贵州省。治所在原八寨县城(今贵州丹寨县)。取二县名各一字为名。在贵州省东部、清水江上游。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面积940平方千米。人口15.5万。辖3镇、4乡。
即今河南唐河县东大河屯镇。清乾隆《唐县志》卷1 《集镇》:“大河屯,县东五十里。”
①在今云南姚安县东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16姚安军民府: 诸葛垒 “在府东十五里。又府北十二里有孔明遗垒。盖武侯渡泸南征,道出于此”。②在今甘肃天水市东。《元和志》 卷39秦州上邽县: 诸葛亮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