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谷口
在今湖北襄樊市西北汉江畔。《资治通鉴》:唐天祐二年(905),朱全忠攻襄州,“命(杨)师厚作浮桥于阴谷口”。胡注:“按《旧史》,阴谷口在襄州西六十里。”
在今湖北省襄樊市西北汉水畔。唐天祐二年(905年)朱全忠攻襄州,命杨师厚作浮梁于阴谷口,即此。
在今湖北襄樊市西北汉江畔。《资治通鉴》:唐天祐二年(905),朱全忠攻襄州,“命(杨)师厚作浮桥于阴谷口”。胡注:“按《旧史》,阴谷口在襄州西六十里。”
在今湖北省襄樊市西北汉水畔。唐天祐二年(905年)朱全忠攻襄州,命杨师厚作浮梁于阴谷口,即此。
即今广西贺县东北里松镇。清置巡司于此。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东北。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移会宁巡检司治此。
①即今浙江宁波市西与鄞县界上段姚江。《明史·地理志》 绍兴府余姚县: 姚江 “经县南,又东为慈溪之前江”。②古东关水。即今四川渠江支流东河上源。清道光 《城口厅志》 卷4: 前河 “自厅东二百里光头山
①北宋崇宁三年(1104)改宁化县置,属宁化军。即今山西宁武县西南八十八里宁化乡。金复为宁化县。②北宋置,属清河县。在今河北清河县(葛仙庄)西南。《宋史·河渠志三》:政和七年(1117),臣僚言:“恩
即今福建莆田县北大洋乡。《清一统志·兴化府》:大洋寨“在莆田县西北八十里万山中,东至福清,西至白沙,南至仙游,北至永福,地当冲要。明万历十七年,箐寇曾廷邦等啸聚为乱,未几就擒,置巡司。本朝乾隆五十四年
即今河南唐河县西南八十四里苍台乡。清属唐县,有县丞驻此。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广西路置,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即今云南泸西县。辖境约当今云南泸西、弥勒、师宗、丘北等县及砚山县部分地方。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改广西直隶州。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广西
唐仪凤二年(677)筑,属维州。在今四川理县西地鹧鸪山东侧。一说马尔康县东境。吐蕃陷而据之。《资治通鉴》: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剑南节度使王昱筑两城于其侧,顿军蒲婆岭下,运资粮以逼之。吐蕃大发兵
即今新疆塔城市。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 于此筑绥靖城,改名塔尔巴哈台。《清一统志·塔尔巴哈台》: 绥靖城 “地名楚呼楚,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所驻”。
亦作浒浦。在今江苏常熟市东北七十里。《宋史·河渠志七》:“淳熙元年,诏平江府守臣与许浦驻扎戚世明,同措置开浚许浦港。三旬讫工。”明弘治十二年(1499)复浚, 自城东达江口,长七十里有奇,寻废。今已淤
在今江西临川市东门外,跨抚河上。始建于南宋乾道元年(1165),是一座石桥。嘉泰中重建。明嘉靖年间再次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