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①春秋陈邑。在今河南淮阳县北。《诗经·陈风·防有鹊巢》:“防有鹊巢,邛有旨苕。”传曰:“防,邑也;邛,丘也。”《续汉书·郡国志》:陈国陈县注引《博物记》:“邛地在县北, 防亭在焉。”

②春秋时莒邑,后入于鲁。在今山东安丘市西南六十里。《春秋》:昭公五年(前537),“夏,莒牟夷以牟娄及防、兹来奔”。杜注:“城阳平昌县西南有防亭。”

③本宋地,后属鲁。在今山东金乡县西南六十里。《春秋》:隐公十年(前713),“公败宋师于菅。……辛巳,取防”。杜注:“高平昌邑县西有西防城。”为别于臧氏之防,故谓之西防。

④春秋时鲁邑,世为臧氏食邑。在今山东费县东北四十五里。《春秋》:隐公九年(前714),“公会齐侯于防”。又《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前550),“臧纥致防而奔齐”。即此。是为东防。

⑤即鲁之防山。在今山东曲阜市东。《春秋》:僖公十四年(前646),“夏六月,季姬及鄫子遇于防”。又,《礼记·檀弓上》:“孔子既得(父母)合葬于防。”皆此。

⑥本宋地,后属鲁。在今山东单县东北。《春秋》:隐公十年(前713)六月壬戌,败宋师,“辛巳,取防”。杜注:“高平昌邑县西南有西防城。”《方舆纪要》卷32谓防城在金乡县西六十里,亦谓之西防。


古邑名。(1)又作东防。春秋鲁邑,世为臧氏食邑。在今山东省费县东北。《春秋》隐公九年(前714年):“公会齐侯于防。”即此。(2)又作西防。春秋宋邑,后属鲁。在今山东省金乡县西。《春秋》隐公十年:“公败宋师于菅,……辛巳,取防。”即此。(3)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左传》僖公十四年(前646年):“季姬及鄫子遇于防。”即此。(4)春秋莒邑。在今山东省诸城市西北。《春秋》昭公五年(前537年):“莒牟夷以牟娄及防、兹来奔。”(5)春秋陈邑。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北。《诗经·陈风》:“防有鹊巢。”即此。


猜你喜欢

  • 西丰县

    ①三国蜀改毋棳县置,属兴古郡。治所在今云南华宁县南境。西晋泰始五年(269)复为毋棳县。②西晋太康初改西平县置,属临川郡。治所在今江西临川市西南五十里。隋开皇九年(589)并入临汝县。”③清光绪二十八

  • 牛眠村

    在今安徽淮北市东北。1938年5月, 日军包围牛眠村,屠杀群众一百九十三人,杀绝十余户,烧毁房屋五百多间,制造了著名的“牛眠惨案”。

  • 马占山

    在今江苏溧水县东南三十五里。宋《景定建康志》卷17:马占山“梁大同二年采铜于此”。

  • 栲栳城

    即今陕西志丹县城。《宋史·夏国传上》:庆历四年 (1044),元昊请以 “栲栳、镰刀、南安、承平故地及他边境蕃汉所居,乞画中为界,于内听筑城堡”。《方舆纪要》 卷57保安县 “镰刀砦” 条谓“栲栳即今

  • 喜雨亭

    在今陕西凤翔县城东北隅。北宋苏轼建,有 《喜雨亭记》。

  • 白虎塘

    在今江西湖口县东南十里。《方舆纪要》卷85九江府湖口县:白虎塘“水涨通舟楫,出于彭蠡湖”。

  • 西山八国

    指住牧于今四川羊拱山、鹧鸪山、邛崃山以西的八个部落。《新唐书·韦皋传》:贞元间,“西山羌女、诃陵、南水、白狗、逋租、弱水、清远、咄霸八国酋长,皆因皋请入朝。……乃诏皋统押近界诸蛮,西山八国、云南安抚司

  • 莺 ()

    脰湖 一作罂脰湖。 在今浙江宁波市西。《清一统志·宁波府一》: 广德湖 “在鄞县西十二里。旧名莺脰湖”。

  • 殳山

    在今浙江海宁市(硖石镇)北四里双山乡。《舆地纪胜》卷3嘉兴府:殳山“昔道士殳基隐居学道”,故名。宋张尧同有《殳山》诗。

  • 烟水亭

    北宋熙宁间理学家周敦颐之子筑,在今江西九江市甘棠湖上。《舆地纪胜》 卷30江州: 烟水亭“在南门外李渤、甘棠两湖上长堤之间”。亭久废,清康熙间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