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银川市

银川市

1945年于旧宁夏城置,为宁夏省会。治所即今宁夏银川市。取流经市境之黄河 (银川) 为名。1958年后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


简称银。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西倚贺兰山,东濒黄河。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地。面积4358平方千米(市辖区1328平方千米)。人口133万(市辖区71.8万)。辖兴庆、西夏、金凤区和永宁、贺兰2县,代管灵武市。市人民政府驻兴庆区。明末曾以“银川”形容此段黄河及其沿岸平原灌区,后演为宁夏省城别名,后作市名。北周建德三年(574年)置怀远县,治今市东南,属怀远郡。隋废郡存县,先后属灵州、灵武郡。唐移今市。宋初为怀远镇。天禧四年(1020年)李德明置兴州,西夏显道二年(1033年)升为兴庆府,天庆十二年(1205年)又改为中兴府。西夏自李德明居兴州,迄于夏亡,均建都于此。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置宁夏路。明洪武三年(1370年)为宁夏府治;九年后为宁夏卫治。清雍正二年(1724年)裁卫为宁夏府治,置宁夏、宁朔二县为附郭县。1913年废府存县,为朔方道治。1914年为宁夏道治。1927年为宁夏行政区治。1928年为宁夏省治。1942年宁夏县改名贺兰县,迁治谢岗堡;宁朔县迁治小坝堡。1945年析贺兰县城区设市,直属宁夏省。1949年仍为宁夏省直辖。1954年属甘肃省银川专区。1958年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地处银川平原中部。黄河由西南向东北流贯东部。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农业主产稻、小麦、玉米、甜菜。有机械、化工、轴承、纺织、食品、建材、电子等工业。包兰铁路、109国道纵贯南北。有宁夏大学、宁夏工学院、宁夏农学院、宁夏医学院等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多所。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有西夏王陵、明长城、滚钟口、李俊塔、海宝塔、承王寺塔、玉皇阁和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等。


猜你喜欢

  • 北阴阳营文化遗址

    在今江苏南京市区北京西路和云南路口南京大学宿舍内。原是明代鹰扬卫驻地,曾名鹰扬营,后改名北阴阳营。遗址邻近鼓楼岗西侧,是一座高约5米的土墩,面积7100平方米。1955—1958年间四次发掘,发掘面积

  • 大胜堡

    明置,属广宁右屯卫。在今辽宁凌海市西北。《明史· 神宗本纪》: 万历三十七年(1609),“拱兔陷大胜堡,游击于守志战于小凌河,败绩”。

  • 伦布定

    又作龙布定。在今西藏南部,门隅地区达旺西北四十里处。藏语意为龙瓶。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为门隅三十二错、定(错、定是当地的一级行政区划)之一。1951年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

  • 阜陵县

    ①西汉置,属九江郡。治所在今安徽和县西。东汉明帝时沦为麻湖,移治今全椒县东十五里百子楼。三国时废。西晋复置,属淮南郡。东晋废。②南朝梁置,为西永宁郡治。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北周改为漳川县。古县名。

  • 采亭桥河

    即古蓝水。今河北玉田县西兰泉河。《清一统志·遵化直隶州一》: 采亭桥河 “源出三乐台山,西流会螺山寺泉,又西南入宝坻县蓟运河。其水清冽,而泥蓝于靛,亦名蓝水”。

  • 桑干 (乾) 河

    又名卢沟水。即三国、两晋之漯水。隋、唐称桑干河。《资治通鉴》: 隋大业八年(612),“四方兵皆集涿郡 (按,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宜社于南桑干水上,类上帝于临朔宫南,祭马祖于蓟城北”。即此。

  • 溪碱铁路

    自今辽宁本溪市经牛心台、温泉寺至田师傅。长86.9公里。1914年从本溪修至牛心台。1939年修至田师傅。田师傅至碱厂段未建。今称溪田线。

  • 人头山

    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方舆纪要》卷68昭化县:人头山在“县西四十里。山巅突出,宛若人头”。因名。《资治通鉴》:五代唐长兴元年(930),王弘贽等“引兵出人头山后,过剑门之南,还袭剑门克之”。即此。在湖

  • 脱伦卫

    明永乐四年 (1406) 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汤原县东北都鲁河注入松花江处附近 (一说在今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东多隆武噶山)。后废。明永乐四年(1406年)置,治今黑龙江省萝北、汤原二县交界

  • 河泽

    即阿泽。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北。《左传》: 襄公十四年 (前559),卫献公出奔齐,孙林父追之,“败公徒于河泽”。杜注: “济北东阿县西南有大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