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鍾) 繇坞
即钟公垒。在今河南济源市东南十四里中王村。《水经·济水注》: “湨水又东径钟繇坞北。” 《清一统志·怀庆府二》: 钟繇坞 “在济源县东南钟王村”。
即钟公垒。在今河南济源市东南十四里中王村。《水经·济水注》: “湨水又东径钟繇坞北。” 《清一统志·怀庆府二》: 钟繇坞 “在济源县东南钟王村”。
唐武德元年(618)置,属集州。治所在今四川南江县西南。贞观元年(627)废。二年复置。六年(632)又废。古县名。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治今四川省南江县西南。属集州。贞观元年(627年)废,二年
在今湖北神农架林区东苦水河入粉青河处。旧属房县,明置巡司于此。
即今山东莱芜市西北方下镇。明嘉靖《莱芜县志》卷2《街里》:方下庄在“县西十五里”。
在今河南淮阳县西南。宋庄绰《鸡肋编》卷上:“陈州城外有厄台寺,乃夫子绝粮之地。”《清一统志·陈州府二》 引《通志》:“陈州厄台,明嘉靖间改曰弦歌台。”
北宋置,属贵池县。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南八十里。以近秀山而名。(1)古镇名。宋置,在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西南。(2)今镇名。在云南省通海县中部偏东。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2.5平方千米。人口2.1万。以在秀
即夏水池。在今山西归汾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41平阳府: “夏池水在府西南三十里,流合晋水入汾。”
在今山东汶上县东北五十里。《方舆纪要》卷33汶上县:龙斗泉“初出汹涌,流为龙斗河,亘四十里而达蒲湾泊。霖潦时,辄有涨溢之患”。《清一统志·兖州府二》:龙头泉“初出涌沸如两虬相击,故名”。
1939年西北革命根据地由绥德、清涧、吴堡三县黄河地区析置,治界首村 (今陕西绥德县东南界首)。1940年撤销。旧县名。陕甘宁边区设。1938年初由陕西省吴堡县南部和绥德、清涧两县各一部析置。治今绥德
在今江西崇义县西南。《方舆纪要》卷88南安府崇义县:小坑隘“相近有隐下阨、关田隘,又东南有流决隘”。《清一统志·南安府》 “横水隘”条下:小坑隘“在(崇义)县西南四十里。其西又有关田、流决二隘”。
即今广东南雄县东北梅岭镇。清同治 《广东图说》 卷86: 南雄州有梅岭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