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鄂州

鄂州

隋开皇九年 (589) 改郢州置,治所在江夏县(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寰宇记》 卷112鄂州: “取鄂渚以为州名。” 大业三年 (607) 改为江夏郡。唐武德四年 (621) 复为鄂州。辖境约当今湖北蒲圻市以东,阳新县以西,武汉市长江以南,幕阜山以北地。天宝元年 (742) 改为江夏郡。乾元元年(758) 复为鄂州。永泰之后为鄂岳观察使、武昌军治所。北宋为荆湖北路治所。元为湖广行中书省省会。至元十四年 (1277) 改为鄂州路。湖北省简称鄂,盖以此为名。


隋开皇九年(589年)改郢州置,治江夏县(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取鄂渚为名。唐辖境约今湖北省武汉市长江以南地区和黄石、咸宁等地。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为路。唐、宋先后为武昌军节度使、荆湖北路治。


猜你喜欢

  • 厄鲁特

    亦作额鲁特,又名卫拉特。是清代对西蒙古诸部的总称。明末清初,厄鲁特蒙古分四部:和硕特部游牧于乌鲁木齐地区,准噶尔部游牧于伊犁河流域,杜尔伯特部游牧于额尔齐斯河沿岸,土尔扈特游牧于塔尔巴哈台及其以北地方

  • 何山

    即今浙江湖州市南十四里金盖山。《寰宇记》卷94乌程县:何口山“昔曰何山,亦曰金盖山,晋何楷居之修儒业,楷后为吴兴太守,改金盖为何山”。《方舆纪要》卷91乌程县“毗山”条:何山“近郭诸山,何山最为高峻,

  • 南北二青州

    南朝梁置,治所在赣榆县 (今江苏赣榆县西北)。后废。

  • 三要山

    在今陕西洛南县东南一百里。《水经·洛水注》:要水“南出三要山”。《清一统志·商州》引《雒南县志》:“其地南出青草河,可通武关,东出即卢氏通衢,北望阌乡、灵宝, 皆有捷径,因名三要。”

  • 苏约克

    在今新疆乌恰县西北苏约克河发源处,与吉尔吉斯斯坦接界。清光绪十年(1884)不平等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将此地以西以北之地划归俄国:“所有俄国费尔干省与中国喀什噶尔省中间一带界线, 自图永(中国名苏

  • 将军冈

    在今广东阳春市东北。《舆地纪胜》 卷98南恩州: 将军冈 “在阳春。《旧经》 云: 唐李将军屯兵于此,因以为名”。《方舆纪要》 卷101阳春县: 将军冈 “在县东北八十里。高三十余丈,周四十五里。冈峦

  • 西合营

    亦作西河营,即今河北蔚县东北四十里西合营镇。清乾隆《宣化府志》卷10蔚州:东路有西合营。

  • 铁谢镇

    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三十里铁谢村。其西有东汉光武帝陵。

  • 关英桥镇

    即今安徽绩溪县东北五十里关英桥。旧属宁国县。明嘉靖《宁国县志》卷1:关英桥“在治西一百一十里。洪武中建,岁久倾颓,弘治元年邑人饶佐重建”。

  • 木狭关

    即木峡关。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南。《资治通鉴》:南朝梁大通六年(534),宇文泰讨侯莫陈悦,军“出木狭关”。胡三省注:“狭当作峡。《唐志》:原州平高县西南有木峡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