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勒亨噶珊
亦作郭勒痕、郭勒肯。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北岸哈拉恩附近。清初属宁古塔将军。康熙 《皇舆全览图》: 黑龙江下游有“郭勒痕噶山”。后属三姓副都统。光绪 《吉林通志》卷17: 混同江北岸,东至海滨旧设噶珊有 “郭勒肯”。咸丰年间通过不平等的中俄 《瑷珲条约》 被俄割占。
亦作郭勒痕、郭勒肯。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北岸哈拉恩附近。清初属宁古塔将军。康熙 《皇舆全览图》: 黑龙江下游有“郭勒痕噶山”。后属三姓副都统。光绪 《吉林通志》卷17: 混同江北岸,东至海滨旧设噶珊有 “郭勒肯”。咸丰年间通过不平等的中俄 《瑷珲条约》 被俄割占。
①亦作涧阳县。西晋太康七年 (286) 置,属宁浦郡。治所在今广西横县西飞龙乡江口村。南朝宋改为涧阳县。齐复名简阳县。梁为简阳郡治。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废。②1913年改简州置,后属四川西川
隋仁寿元年 (601) 改长广县置,属东莱郡。治所即今山东平度市。唐属莱州。明洪武二十二年 (1389) 省入平度州。古县名。隋仁寿元年(601年)改长广县置,治今山东省平度市,属东莱郡。唐属莱州。宋
在今内蒙古正镶白旗 (查干淖尔镇) 西北。《清一统志·察哈尔部》: 铁柱山 “在 (镶白旗察哈尔) 西北七十里。蒙古名阿尔坦噶达苏。其西北即红盐池”。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江口县西三十六里提溪司。明洪武初改为提溪长官司。
南朝宋置,属晋寿郡。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西北四十里。《宋书·氐胡传》:元嘉十八年(441)氐王杨难当“倾国南寇,规有蜀土,虑汉中军出,遣建忠将军苻冲出东洛以防之”。即此。西魏于此置东洛郡。在今四川
即贵州乌江上游鸭池河流经修文、息烽两县境内的一段。《方舆纪要》卷123附水西宣慰司:陆广河“在水西南境。《志》云,水西之河,最大者曰陆广,其上流曰鸭池,下流东注,曰黄沙渡,会于清水江,又东会于涪江,鸭
即今河南罗山县南莽张乡。清乾隆 《罗山县志》 卷1 《镇店》: “莽张店,南四十里。”
即黄崄山。在今山西岚县西北。《清一统志·太原府一》: 黄崄山 “在岚县 (旧治) 西南二十五里。一名黄芊山。又名黄尖山”。
即今云南江川县东北二十六里龙街乡。宋大理时为步雄部驻地。彝语 “碌” 为石头,“云” 为龙,“异” 为水,该地在湖边有石如龙,故名。
在今河北涞源县东南。《方舆纪要》卷44广昌县:宁净口“在县东南三十里。接浮图峪,路通易州五虎岭。《志》云:宁净口与浮图峪口,景泰三年俱筑堡,置戍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