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女学洞
在今陕西富平县北。唐杜光庭《东西女学洞记》:“长安富平县北定陵后通关乡,入谷二十余里,有二洞,一名东女学,一名西女学。其东女学崖壁悬绝,洞门在崖面,跻攀不及,夜往往闻读书之声;其西女学约山有路,可到洞门,近门 一石室,可容一二十人,其洞门时有人秉烛可入,行一二十里,两面有五门,皆各有题记。”
在今陕西富平县北。唐杜光庭《东西女学洞记》:“长安富平县北定陵后通关乡,入谷二十余里,有二洞,一名东女学,一名西女学。其东女学崖壁悬绝,洞门在崖面,跻攀不及,夜往往闻读书之声;其西女学约山有路,可到洞门,近门 一石室,可容一二十人,其洞门时有人秉烛可入,行一二十里,两面有五门,皆各有题记。”
在今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西后所乡。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置后所土百户。集镇名。在浙江省乐清市中东部。属乐成镇。人口 2820。明曾于此设磐石卫后千户所,简作后所。村以此得名。有弹簧、无线电配件、制砖
清光绪八年(1882)改五常堡置,属吉林将军。治所在欢喜岭(今黑龙江省五常市)。因有仁、义、礼、智、信五个城门,故取以为名。宣统元年(1909)升为五常府。清光绪八年(1882年)置,治今黑龙江省五常
即今广东从化市西南神岗镇。《明史·地理志》 从化县: “东北有流溪巡检司,本治县北石潭村,后迁神冈村。”
唐南诏置,属镇西节度。在今缅甸克钦邦密支那以东,伊洛瓦底江东岸的允冒。南诏后期属丽水节度。
又名香炉山。在今湖南平江县东九十里。《舆地纪胜》 卷69岳州: 道岩山 “有天池。又有两峰,南曰席帽,北曰云盖。中有断石,云许旌阳试剑之所”。《岳州风土记》 载: “香炉山岩在县东。下有老子祠。上有仙
1913年置,属贵州黔中道。治所即今贵州平塘县西北大塘乡。1920年直属贵州省。1936年迁治通州里(今平塘县西南通州镇)。1942年与平舟县合并为平塘县。旧县名。1913年由定番州属大塘州判所辖地方
南朝齐建。即今江苏常熟市北四里兴福寺。唐常建有 《题破山寺后禅院》 诗。即“兴福寺”。
亦曰秦台。在今江苏丰县城内。《寰宇记》卷15徐州丰县:“厌气台在县城中。《汉书》:秦王以东南有天子气,故东游以厌之,因筑此台。”
即今河北丰南市东三十里大齐各庄乡。清光绪《丰润县志》卷1:欢喜庄镇有“齐家坨距城七十里”;“小齐家坨距城七十里”。
在今河北高碑店市东南。《明史·地理志》 新城县:“西南有巨河镇巡司。”